朱熹对《论语》“父子相隐”的解读

作 者:

作者简介:
乐爱国(1955- ),男,浙江宁波人,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儒学,朱子学研究。上饶 334001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自《论语》讲“父子相隐”,历代儒家学者对此作出了不同的诠释。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也对此作过深入细致的解读。朱熹认为父母有道德上的过失,儿子应当采取一种不向外告发而只在家庭内部父子之间进行道德劝谏的处理方式,即“父子相隐”,要求“事父母几谏”,这其中并没有隐瞒父母过失之意。同时他从“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形而下者谓之器”相互贯通的角度,既强调“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以为父子相隐是合乎天理人情之事;又进一步提出“父子相隐,本非直,而‘直在其中’”,以为父子相隐,本不是直,而只能是“直在其中”,需要在“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过程中展现出正直。朱熹的解读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对于今天的学术讨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B2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8)05-0022-07

       在儒家讲求孝道的文化背景下,讨论如何面对父母有过,一直是一个很能引起兴趣的问题。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论语》讲“父子相隐”的讨论便是一例。其间经历了由“立场之争”到“学术之争”的过渡,直到当今,学者越来越注重对于文本的辨析。有学者对“隐”的含义作过深入研究,但多将“隐”解读为“隐瞒”,把“父子相隐”解读为儿子隐瞒父亲的过错。问题是,“父子相隐”之“隐”是否可解读为隐瞒?也有学者对“直”的不同内涵作过具体分析,但是,对“直在其中”尚未能作出细致分析,甚至有学者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直接理解为父子相隐即是“直”。问题是,“父子相隐”能等同于“直”吗?

       梁涛在《〈论语〉“亲亲相隐”章新释》一文中提出一个问题:“孔子难道会主张:我父亲偷东西我可以视而不见,可以为其隐瞒,隐瞒之后且心安理得?这符合孔子的思想吗?”该文通过对《论语》“亲亲相隐”章中“直”的内涵的分析,指出:“孔子在这里只是对直躬‘证父’作出了回应,只是说明告发父亲是不对的,而不是对‘其父攘羊’的整个事件的态度,更不等于孔子默认了其父攘羊的合理性,或对其有意回避,视而不见。”[1]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但又感觉有所不足。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对《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解读,阐释朱熹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及其思想内涵。事实上,在朱熹那里,“父子相隐”并非要隐瞒父亲的过错,而是试图通过“不称扬其过失”以及“事父母几谏”的方式,解决父母有过的问题。与此同时,朱熹还强调“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父子相隐,本非直,而‘直在其中’”。这些论述既是对“父子相隐”的合理解读,也为今天的学术探讨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一、“父子相隐”与“事父母几谏”

       《论语》中多次讲到“隐”。除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泰伯》载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季氏》载孔子曰:“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应当说,这里的“隐”是指藏匿而不让人知道。若是把这里的“隐”解读为“隐瞒”,恐有不妥,因为“隐瞒”之“瞒”亦可被解作“欺瞒”。同样,把“父子相隐”的“隐”解读为“隐瞒”,也容易引起误解。《说文解字》说:“隐,蔽也。”可见,“隐”字的本意在于不让人知道,是“隐蔽”、“隐匿”,不是“隐瞒”。

       《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所“隐”之事是“其父攘羊”。所谓“攘”,南北朝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作了注释:“谓他人物来己家,而藏隐取之,谓之攘也。”[2]184北宋邢昺《论语注疏》疏曰:“‘有因而盗曰攘’,言因羊来入己家,父即取之,而子言于失羊之主,证父之盗。叶公以此子为直行而夸于孔子也。”[3]2507可见,所谓“攘羊”,是把进入自家的他人之羊窃为己有,而非直接到他人之处进行偷盗。所以,“攘羊”应属于尚未违反法律而属于道德上的过失,相当于贪小便宜。叶公认为,儿子面对“其父攘羊”这样的道德过失,应当向外告发;与此不同,孔子则提出应当“父子相隐”,不让人知道。现代学者很早将《论语》“父子相隐”之“隐”解读为隐瞒。杨伯峻《论语译注》解“父子相隐”为“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4]157,钱穆《论语新解》和李泽厚《论语今读》也把“父子相隐”解为“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5]341,[6]691。对于儿子面对“其父攘羊”这样的道德过失,孔子反对向外告发,而提出“父子相隐”。正如今人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之“隐”,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内涵,不可仅仅被解读为对“其父攘羊”这一事实的隐瞒,而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其父攘羊”而感到道德上的羞耻,并且试图在家庭内部父子之间解决问题。

       因而,讨论“父子相隐”,实际上是讨论父母有过,儿子如何处理的问题,或向外告发,或不向外告发。儒家讲孝敬父母,但对于父母有过,应当作如何处理,也有过深入的讨论。《礼记·内则》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悦)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3]1463此被孔颖达认为是“论父母有过子谏诤之礼”[3]1463。也就是说,父母有过,儿子应当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忍辱无怨地劝谏父母。

       在《论语》中,孔子不仅讲“父子相隐”,而且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对此,汉代包咸注为“几,微也。言当微谏纳善言于父母也”,“见志者,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也”[2]50。皇侃《论语集解义疏》疏曰:“子事父母,义主恭从。父母若有过失,则子不获不致极而谏。虽复致谏,犹当微微纳进善言,不使頟頟也。……虽许有谏,若见父母志不从己谏,则己仍起敬起孝,且不违距于父母之志也。待父母悦,乃更谏也。故《礼记》云:‘父母有过,下气柔声,怡色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是也。……若谏又不从,或至十至百,则己不敢辞己之劳以怨于亲也。故《礼记》云:‘虽挞之流血,不敢疾怨。’是也。”[2]50邢昺《论语注疏》疏曰:“‘事父母几谏’者,几,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于父母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者,见父母志有不从己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也。‘劳而不怨’者,父母使己以劳辱之事,己当尽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也。”[3]2471这里认为父母有过,应当恭恭敬敬地以善言劝谏父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