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唤元(1988- ),男,辽宁阜新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秦龙(1973- ),男,辽宁锦州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包括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意识形态建设的职责使命、谋划意识形态建设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明确意识形态建设的方针原则、牢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六个方面。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是指导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指南,为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伟大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18)03-0017-1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这五年,“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①这一深刻变化与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与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的科学性、指导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全面梳理并阐释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并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引,对于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地位

      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其重要,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②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从六个方面阐释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地位,即“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③。从“三个事关”到“六个事关”的转变足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意味着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战略地位认识的不断深化。

      (一)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我们党是长期执政的党,能否继续带领全体国人实现既定目标考验着我们党,这就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增强治国理政的能力,将党的建设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一段时间以来,党员干部由理想信念的动摇而导致的贪污腐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党的执政安全,对党的自身发展构成严重隐患。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明确就会得“软骨病”。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稳定、安全的重要指标。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对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安全防线被突破,国家的崩溃也就不远了。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警示我们,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这个国家必定被颠覆,必然解体。因此,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并将其置于国家安危的战略高度是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在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坚定地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坚决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样是建立在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要阐释中国之所以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合本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所具有的文化软实力。通过意识形态工作讲清楚这些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全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进而形成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向心力。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能够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反思近代以来国家衰落的深层原因,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开创的民族复兴伟业,最终激发全民族的奋斗热情,整合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四)事关旗帜和道路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要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长期以来,敌对势力在学术外衣的包裹下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大肆传播极具迷惑性、目的性、煽动性的错误社会思潮来扰乱人们的思想,以实现颠覆中国的目的。例如,以恶意歪曲历史,极力丑化英雄人物或党的领袖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挑起民众对党的仇恨,瓦解民众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最终放弃党的领导、放弃马克思主义,实现颠覆中国的目的。同时,西方国家肆意指责和剪裁中国的现有制度,将西方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视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利用所谓的“人权”和“民主”问题向中国施压,煽动不明是非的人挑起事端,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可以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能否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能否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前进。

      (五)事关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其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党的理论成果以及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必要性进而将理论变成自身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受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影响,人们的差异性思维在加大,凝聚共识的任务异常艰巨,尤其是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路线的共识。这就要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重点阐释当前最新的事关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有效地解读和阐释打消人们的疑虑,理解这些方针政策制定出台的背景、原因、作用、意义,进而形成人们对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的高度共识,并形成强大的执行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