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长都头痛不已,其实,只要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并适当回应,许多问题就都不成问题了。当然,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在《你看得见孩子的“内需”吗?》一文中,作者告诉家长,你对待孩子叛逆的方式,也定义了孩子眼中的自己。而所谓叛逆,在发展心理学来看,只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它还有个名字叫“自我意识崛起”,是值得恭喜的事。放在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中,叛逆只是暂时的,而孩子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挣扎与痛苦,才会慢慢变成心智成熟的大人。也许,孩子的“叛逆”不会瞬间消失,但当你把孩子当作一个值得尊重的生命去看待,你读懂了孩子,你会发现孩子也会变得更懂你。如果您还在为孩子的叛逆苦恼,读读这篇文章,或许会有所感悟。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通过陪伴和爱,培养亲子之间健康的依恋关系,这就是专家们所说的“情感抚养”。依恋关系就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根心理脐带,不管多顽劣的孩子,都会重视他所尊重和爱的人的意见,因为他在乎,这就是依恋的力量。如果父母的情感抚养不到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给予他足够的陪伴和爱,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就会对孩子造成隐性伤害,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格养成。家长们的哪些行为可能给孩子造成隐性伤害呢?《父母对孩子的10大隐性伤害》一文为您揭秘。 “快去把袜子穿上,要出门了!”“我不会!”“你看这个小朋友画的画多漂亮,你也画一张吧!”“我不会!”类似这样的对话,在您和孩子之间是不是也时有发生?为什么孩子明明可以做到的事,却总是说“我不会”?其实,“我不会”的背后不得不提的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往往回避有难度的任务,遭遇困难后韧性不足,容易放弃。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从“我不会”到“我可以”只需要这4步》一文为您解答了这些困惑。 在学校里,总有些孩子横行霸道、惹是生非,千万别认为这是孩子上小学后才会遇到的问题,幼儿园里的“恶霸小孩”也不少见。一些研究表明,与青少年相比,2~6岁的孩子欺负他人的情况更常见。而与青少年相比,年龄较小的孩子如果被欺负会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您孩子的幼儿园里也有“恶霸小孩”该怎么办?看看《怎样远离“恶霸小孩”》这篇文章是怎么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