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化学教学之根,缘塑学科素养之魂  

作者简介:
陈琼英,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教师;张贤金,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讲师,硕士;吴新建,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理科研修部主任,教授,硕士。

原文出处:
课程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

从默会知识与能力挖掘的角度,提出教育创新发展视角下通过化学学科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的重构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与视角,并从教学实践中再次论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具体的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观点。要塑造学科素养之魂,必须在课堂教学的“根”上下功夫,强调要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自身的重构学习是首要的。


期刊代号:G37
分类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1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这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其论著中提出的一个人类既有共识而又常常被忽略的命题。这个命题在今天,特别是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创新和发展阶段有着特别不一样的意义。因为这一句话让中国的教育学者们从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赫然觉醒,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动的改变。虽然初期素质教育大多时候没能深入教育骨髓,但还是让应试教育的基石被撼动了,而今天核心素养的学科渗透必须承认它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天的消息。[1]

      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从繁忙的解题中脱身出来开始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乃至他们未来的生涯规划和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波兰尼“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这句话背后的深刻意涵,并开始把问题的提出和探求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而将自身真正还原到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上来。教师们除了提供必要的知识信息和载体,真正开始了通过多元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也让学生在集体或同伴的协作与合作中学习的实践与尝试——这就是课堂教学方式的重构。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们还深刻意识到教学内容不仅存在于学科的学习之中,而且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于是又有了教学内容的重构。[2]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机制存在,它也是学生融入集体、与人协作沟通、自我表达以及自我发展必须习得的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这就是教育创新视角下重构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全部意义了。

      二、高中化学素养课堂重构的视角与途径

      1958年波兰尼首次在其个人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了“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或称“内隐的知识”)的概念,默会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3]波兰尼关于默会知识最有价值的发现就是他认为默会知识具有个体化的特征,并根植于个体行为本身,也就是说默会知识将因认知主体特别是主体的行为和思考的不同而不同,一旦离开了认知主体,默会知识就失去了生命。恰如夸美纽斯所言,传统教学方法更多的时候是在“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这就是传统教学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出现瓶颈的本质原因。为了突破这样的困境,我们尝试了以下途径重构课堂教学以唤醒个体更多元、更深层的默会知识,以实现学生知识、方法、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提升和重构,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更重要的是真实地体验并看见自己的力量、真诚且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因此爱生活、爱学习,更爱自己不一样的存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便在其中矣。

      (一)尝试课堂教学问题的多元重构——通过教学内容重构培养证据推理与科学探究精神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管这一句话曾经耳熟能详,或者说我们不过知道了学思并重的重要性,但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学”和“思”的具体内容和深刻内涵,知道是没有力量的,这样的“知道”离“做到”的距离还很远很远。这里“学”的内容应该是指研习前人的知识经验,而“思”的内涵则是深入探究事物的义理本源。更重要的是“学而思”可以让所学所得成系统不至于对知识因为不解或误解而陷入迷惘;“思而学”则倾向于将所学过程及生成的思考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实学的本质和精髓。

      以下是我们在一堂“高中化学习题讲评有效性策略研究”研讨课中的尝试。

      教学实践1

      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

      B.广口瓶中液体的pH减小

      C.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这一道题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争议,其中选择A项的有5人,选择B项的有10人,选择C项的有23人,选择D项的有15人。更有趣的是,每个选项的代表都无法拿出有效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学生因此争论不休。于是教师对学生说:与其无力地自我辩护,不如向对手发问,或者你可以给对方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很快地调整了思路,并分别提出了以下问题:

      1.你认为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能从题干信息找答案通常可以最快找到突破口,这是最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

      2.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吗?变大还是变小?原因是什么?(学生开始拓展思维,关注选项信息,这也是综合能力的一部分。)

      3.在这个实验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学生的思考开始逼近问题的本质,因为如果能清楚地了解所发生的相关反应,那么四个选项的正误判断就不是问题了。)

      4.我认为还是做个实验吧,这个过程反应比较复杂,眼见为实……

      学生在围绕着试题情境思考并给对手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对现有问题的重构过程[4],也是学生学思并用及关注他人思维方式并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相互碰撞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习得正确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学会了证据推理,而且理解了实验验证的重要性,这样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不正是我们素养课堂所期待的气象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