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泥塑艺术的早期西传:广东艺匠奇官(Chitqua)研究 美术研究 2018.2.78~98 西画东渐的话题近年来颇受国内学界关注,与明清以降耶稣会士的文化传教策略及中西商贸互通的历史背景一起被纳入研究视野,渐成气候,不乏佳构。然而,中国肖像艺术的西传研究一向乏人问津,偶有学者关注到附着在瓷器、装饰品上的肖像画及晚清南粤的外销画,但因文献匮乏及语言障碍,研究往往流于粗浅描述,甚至张冠李戴,错讹百出。 奇官,是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广州泥塑匠人,但他确是18世纪之前唯一抵达英国乃至欧洲的中国艺匠。对于他的生平,清代民国闽粤方志或文人笔记没有著录,但是在英国的相关文献中偶有记载。通过这些资料得知他的作品被陈列在欧洲各大博物馆供人观赏。这位二百多年前孤身赴英的民间艺匠成功地担当了中英肖像艺术交流的使者,他以泥土竹木为原料的人物塑像彰显了乡村经济的自然性、偶发性、地域性等特征,给英国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怀念创作了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载体。而奇官的际遇也表明了平等的跨文化对话的过去、现在、将来的重要性。 中国与欧洲对书写与绘画关系的不同观念 高建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144~150 书写与绘画者另种视觉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某种关系,但他们之间关系的具体性质却受着种种具体条件的限制,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的画家中,有一种“书画同源”说,认为“书”与“画”本来是一体的,后来有了表达“意”的需要,出现了“书”,有了表达“形”的需要,出现了“画”。但文字学家们并不这样认为,文字学家们提出的,是从“画卦”到“结绳”再到“造字”的历史,与绘画无关。提出“书画同源”的人,所依据的理由有两条:一是绘画与文字一样,具有“彰施”的功能,二是绘画与书写同笔。“书画同源”说表现为一个多重的攀比过程。这其中主要有二重攀比,一是早期的绘画通过攀比文字而获得人文、教化等意义,二是后来的绘画通过攀比来论证绘画向书法学习的合理性。 欧洲人在谈到绘画时,有着一种disegno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在强调,神是依照几何的原理创造世界的。中国人所说的书法与美术字的区分,正是强调书法不同于美术字那样,将字几何化。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书(书写与书法)在影响绘画;而对欧洲人来说,是绘画在影响书(书法的设计)。 日本学者浅川滋男对中国风土建筑的研究方法述论 中国名城 2018.5.91~96 日本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对中国风土建筑的系列研究,使用东亚传统建筑学与美国现代人类学结合的方式,以解开风土民居建筑研究中所存有的“视野”与“方法"”的困惑。以浅川滋男的研究为案例,考察在风土建筑研究时,日本学者如何带有认识人类学的“视野”的同时考察如何迁移民族考古学所注重三方面的论证,构成风土建筑研究“三重论证”的“方法”,最终形成民族建筑学这一研究中国风土建筑的方法体系。实质上,浅川滋男从实证主义出发,通过对中日文物挖掘资料的爬梳剔块,对现存遗址与建筑实物的深入调查,以及民俗、神话等民族志资料的收集对比,以认识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汉族传统民居与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种以语族划分建筑类型的研究意识,形成了以语系研究风土建筑的雏形,对当代中国本土学者进行的风土建筑谱系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进一步的,浅川滋男大篇幅追踪干阑式(高床)建筑,显示日本本国学界对文化传播路线的始端始终感兴趣,修复自身“民族史”的目的事实上贯穿学界研究走向并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