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的利他和利己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人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瑞典,提倡个人利益公平获得满足以后的利他,注重的是利他和利己的双赢,并不提倡舍己为人和无偿奉献。瑞典高福利高税收的体制主要建立在利他和利己原则之上,这种双赢原则自然体现在儿童教育之中。

      女儿心纯2岁时提前半年被幼儿园录取,在2岁半到6岁的混龄班里,她得到了不少小哥哥小姐姐的帮助。印象最深的是在幼儿园的第一次圣诞节演出,当时小家伙不到2岁3个月,我们都担心她在台上会捣乱。结果,有两个女孩一直一左一右牵着她的小手,帮助她顺利完成了演出。其实,那两个女孩也不过5岁,能有这样的耐心和责任心让人感动。

      在瑞典,一般孩子入园,家长有2周左右的陪园时间。女儿在这家幼儿园适应得比较好,我们就没陪,只是留园观察了1天。出乎意料的是,没有我想象中一群孩子该有的那种喧嚣,秩序感让人印象深刻。

      幼儿园的很多教具只有一件,却没有看到孩子们争抢。孩子们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而不骚扰别人安静学习。女儿那时经常跑来跑去,到处好奇小哥哥小姐姐们的学习。哥哥姐姐们经常大度地给她尝试机会,有的还给她解释示范。

      幼儿园每天有两个餐桌小主人,负责为大家摆放刀叉和准备用餐的牛奶和水。女儿很喜欢当小主人,回家会骄傲地叙述自己的成果。老师也建议我们在家为孩子提供这种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幼儿园还不定期组织孩子们清洁海滩,学习纸张、塑料、金属和生活垃圾的分类,体验公益活动启蒙。

      每周幼儿园组织孩子们去一次森林。女儿入园后不久,就学会了一首儿歌:“不要用脚踩蘑菇,那里也有小生灵居住,它们也需要安静的生活。”第一次听到2岁的小人儿唱出对弱小生命的尊重,让人感慨:幼儿园的利他教育不只限于人类,也扩展到了所有生命。

      在幼儿园上了1年零7个月以后,在游乐场的草坪上,我第一次看到女儿照顾小宝宝。她拉着一个学步宝宝的手说“跟我来”,然后放慢脚步,照顾他不要摔倒;递给他自己的玩具,给他示范玩法,就像当初大孩子们对她一样;遇到宝宝睡觉的时候,她懂事地提醒大家小声说话。

      幼儿园强调利他教育,瑞典的其他公共场所亦是如此。在瑞典的各种公共场所,我几乎没有看到家长纵容或袒护孩子的损人利己行为。我曾经看到一位妈妈花了十几分钟,耐心地告诉孩子要学会遵守规则,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我也几乎没看到孩子独霸游乐设施、乱扔垃圾或随地大小便。夏天游人密集的海滩,人尽散去后没有满地狼藉,干净得几乎不需要打扫;春天繁殖期的野鸭伴侣闯入游乐场,几乎没有孩子追逐或虐待动物的恶作剧。

      在瑞典,利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教育运动,利他原则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传统悠久。比如具有瑞典特色的公共权力法规定,公众有权在私有土地和森林采摘野果和蘑菇,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同时,也给了大家共享自然资源的机会。

      有一次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之后问女儿,如果是你,选大梨还是小梨呢?女儿说大梨。我当时没有建议她学习孔融。在瑞典,没有仅仅因为小孩子年龄小,大孩子就必须让小孩子的说法,而是提倡个人利益公平获得满足以后的利他,注重的是利他和利己的双赢,并不提倡舍己为人和无偿奉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