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故意惹妈妈生气

作 者:
云燕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现代家长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8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屡教不改的男孩

      孙女士带3岁的儿子灿灿来做心理咨询,进门就说灿灿得了强迫症和多动症,恳求我用最猛的药帮她“解决问题”。

      “再这样下去,我肯定要被这熊孩子逼疯!”孙女士气急败坏地嚷道,“一个3岁的孩子,如此坚决地跟自己的妈妈作对,不是有病才怪!”

      稍事平静,孙女士告诉我,今天上午,她带灿灿去农贸市场买菜,本来是一次轻松的母子出行,结果闹得非常不愉快。孙女士每到一个菜摊儿,还没有挑选好,摊主就指着灿灿大呼小叫。孙女士扭头一看,只见灿灿把摊主摆放整齐的菜都扒拉乱,有的还扔到地上。孙女士一边制止灿灿的胡闹,一边向摊主道歉,有的菜被摔破了相,她只好买下,算是包赔损失。等孙女士到下一个菜摊儿,灿灿故伎重演,不依不饶地给妈妈捣乱。孙女士好言好语地哄灿灿,说只要他乖乖的,不再捣乱,午饭后可以用iPad打半小时游戏。灿灿没反对,也没同意,等妈妈到了水产区,他干脆把脚踩进鱼池,把小裤子全弄湿了。孙女士忍无可忍,在灿灿的小屁股上打了两巴掌。灿灿马上大哭起来,报复性地坐到垃圾堆上,弄得衣服上全是鱼鳞鱼血。无奈,在摊主们的哄笑声中,孙女士扯着灿灿逃出了农贸市场。

      我问:“去农贸市场之前,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吗?灿灿是不是不高兴?”

      “绝对没有!”孙女士发誓赌咒,“您别以为这是偶然事件,这熊孩子总是这样跟我作对!跟我去超市,我放到购物车里的东西他都给我扔出来,他一路从货架上拉扯东西,摔坏了我就得买下,害得我都不敢带他去玻璃、陶瓷区。我怀疑,这孩子得了强迫症,因为他屡教不改,像是控制不住自己。可是,他两手不停地乱招呼,又像是得了多动症。究竟是哪一种病呢?”

      “灿灿是不是有什么要求您没有满足他?”我再次询问,以确认灿灿的行为不是在报复妈妈。

      孙女士感觉我不信任她,没好气地说:“我是他亲妈,又是全职妈妈,每天24小时全归他了,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生他之前,我可是保险公司的金牌员工!在家照顾他三年,我少赚了一辆奥迪A6!”

      看得出,孙女士心中有负面情绪,对做全职妈妈怀有不满。交流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她的不满主要是针对丈夫和婆婆,对灿灿还是十分愿意付出的。那么,灿灿为什么要执拗地跟妈妈作对呢?他想用捣乱宣泄什么?或者,他想用捣乱达到什么目的?至少,这个目的对他十分重要,比午饭后打半小时游戏更有吸引力。

      孩子需要被关注

      通过对孙女士家庭生活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灿灿的观察,我得出结论:灿灿的故意捣乱行为不是强迫症和多动症的表现,他仅仅是在寻求妈妈的关注。

      我告诉孙女士,儿童心理和行为研究发现,寻求养育者(主要是父母)的关注是婴幼儿的本能,甚至到了青少年时期和成人期,这种本能依然存在。如果这种本能得不到满足,孩子会采取某种行动来引起养育者的注意。

      孙女士问:“哪有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孩子这样做有必要吗?”

      我说:“人是社会性动物,亲子关系对婴儿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因为婴儿没有生存本领,完全依赖父母以获得必要的营养、爱与支持。在不断试错中,婴儿无意识地学会了如何持续地得到父母的关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关注、以怎样的方式能最有效地获得关注,以及不同的行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关注,等等。对于孩子而言,就算是被训斥、被唠叨、被不断提醒和被惩罚,也比被忽视要强得多。也就是说,当正面和积极的方式所获得的关注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通过负面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这是孩子生存的本能。”

      孙女士不解:“孩子不知道负面行为会换来惩罚吗?父母的嫌弃不是与关注相反吗?”

      我解释道:“其实,所谓正面行为、负面行为,都是成人对孩子行为的道德评判,孩子根本不这样想,因为孩子的道德感很弱,行为没有对错之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的行为是在提示他有某种需求。就像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灯闪烁,驾驶员知道该换发动机机油了,您能说指示灯闪烁是汽车在做坏事吗?同理,孩子表现出的行为是其内在需要的指示,让我们得以在孩子还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的时候,通过其行为表现来了解其内在需要。”

      孙女士默默点头,反省道:“或许我只顾跟摊主讨价还价,或许是因为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商品上,忘了照顾灿灿,或许我平时玩手机太专注了,没有更多地陪他……我以为跟他在一起就是陪伴,谁还操心过是否关注!做母亲真不容易啊!”

      我告诉孙女士,孩子频繁出现负面行为未必都是父母的错,有时,那是孩子的一种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渐渐长大,也渐渐学会了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并将这种心得变成潜意识,体现在行为中。比如,当孩子通过正面行为无法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他的大脑会无意识地发展出一些策略:通过负面行为来获得父母的关注。根据孩子的经验,正面行为不一定能获得关注,但是负面行为可以马上获得关注。

      我举例道:“试想一下,孩子哪些行为会让您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去关注他?是孩子画完了一幅画,想让您评价,还是他在厨房里打碎了一只碗?如果是后者,那么下次孩子就有可能故意打碎盘子或玻璃杯。这样的策略被多次实践证明很管用,在潜意识层面被不断地强化,并反复地使用,就形成恶性循环。现在,您应该可以理解灿灿为什么在农贸市场和超市里故意与您作对了吧?他的屡教不改正是恶性循环的表现。在这个恶性循环中,灿灿的负面行为每次都获得了预期效果并得到强化。更糟糕的是,您的惩罚手段进一步剥夺了他与您互动的机会,并带来母子情感上的疏离,加重了他对被关注的渴望,进而触发更深一层次的负面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