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8)05-0031-09 doi:10.12005/orms.2018.0108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中,中小企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规模达到了企业总数99%以上。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融资难问题在受到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同时,更有一部分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缺乏必要的贷款担保、固定资产比例较低、流动资产比例较高、财务状况不规范等等情况。随着上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出现,物流金融业务也就应运而生。本文所涉及的融资方式即仓单质押,仓单质押是指贷款企业将所拥有的动产质押给银行,并由银行所认可的物流企业监管,银行以物流企业提供的仓单作为依据,向贷款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并由银行、贷款企业、物流企业三方签订相关协议的一类融资业务。在物流金融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存在两层委托代理关系,即在银行解决贷款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物流企业、银行、贷款企业之间存在三种博弈关系,即贷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博弈、银行和物流企业的博弈、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之间的博弈,这三方之间的波动都会影响利益的均衡。这三种博弈有先后顺序之分,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贷款与不贷款博弈处于第一阶段,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的博弈以及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博弈则同时处于第二阶段。银行与贷款企业的融资合约生效后,物流企业作为银行的代理人,可能会因为机会主义行为而给银行带来损失,背离银行的目标,成为影响银行资源最优配置的障碍,影响到银行整体的发展。2014年6月,青岛港发生了贸易商利用同一批产品氧化铝和铜产品,分别与不同的仓储物流企业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并获得银行贷款的事件,10多家银行卷入了当地的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造成银行贷款敞口超过10亿。国内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频繁亮“红灯”,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贸易融资中的风险。仓单的重复质押不仅说明了我国没有构建统一的仓单标准,而且还存在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的联手骗贷行为。2014年7月,我国新的仓单标准已正式实施。因此,在国家仓单标准实施的情况下,融资合约签订后,银行如何在建立合作关系,制定策略时就能严格约束物流企业规范经营,杜绝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合谋事件的出现,如何建立并维持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达到共同发展,是物流金融管理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有效地制定相应的策略才能规避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合谋所带来的风险,物流金融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才会实现三方共赢。 仓单质押融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银行质押率、质押物的选择、融资风险研究等方面。李毅学[1]考虑了资金约束下银行质押率的问题,并运用演化博弈研究了物流企业的融资问题,为其制定融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Jokivuolle和Peura[2]研究了银行贷款损失与设定质押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质押率与折扣率之间的关系。张媛媛和李建斌[3]基于动态仓单质押模式下,从运营角度研究了企业所应采取的库存决策以及银行质押率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徐明川[4]研究了仓单质押的三种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方法。在演化博弈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涉及社会规范、人的行为学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Bester等[5]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处于经济活动中的人所具有的利他行为。Nyborg和Rege[6]研究了考虑个体感受情况下的个体吸烟行为社会规范的形成。Daniel等[7]分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囚徒困境中局中人合作所需的信息要求。David等[8]研究了当博弈一方存在模仿时,双方的合作演化博弈问题。随着双方博弈的连续进行,双方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最终实现演化博弈均衡。Jasmina和John[9]运用演化博弈研究了在模仿人类行为的情况下公共物品的博弈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种不同学习规则下的得益问题。Josef Hofbauera与William H.Sandholmb[10]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具有随机扰动得益的演化问题,并将其应用于人数博弈问题的研究。Ricardo等[11]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市场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问题,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关系。演化博弈研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其理论很快得到广泛的运用。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博弈论知识分析各种企业合作与融资问题。张璟,朱金福等[12]考虑了授信融资模式,运用演化博弈分析了物流企业监管和贷款企业诚信之间的博弈模型,为双方进行良好的融资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吴桐[13]以演化博弈为基础,建立了以物流企业和银行为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也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何娟等[14]研究了银行与物流企业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的收益关系以及参与融资各方的行为决策,定量分析了金融系统中两大主体全面合作的条件。柯建飞等[15]建立了我国和国外物流公司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外合作的动态演化路径。杨丽等[16]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采取技术创新的演化机制,并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路径。侯琳娜等[17]建立了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上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这两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