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主要源于社会生产和消费需求的驱动,具有典型的派生性特征;双方不仅仅具有单向促进作用,通过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可以降低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空间效率损失,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矛盾较为突出。尽管此种非均衡现象在短期内或许可以提高物流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对总体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但是当非均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加剧物流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匹配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应用δ-收敛模型对物流业发展非均衡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从要素投入规模及其要素效率非均衡视角分析物流业发展非均衡形成内在机理,并对影响区域间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成因进行剖析,并应用分位数回归技术估算物流业发展非均衡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旨在进一步揭示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非均衡的外部效应。 一、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非均衡的演进过程 (一)非均衡的测量方法 本文采用差异性作为非均衡测量的指标,主要采用δ-收敛模型对非均衡发展总体特征和区域间总体特征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分析,δ-收敛模型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CV代表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要素投入、要素效率的收敛系数,
分别代表各地区的物流业增加值、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规模、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投资效率,
代表各地区这一指标值的平均值,n代表经济区域所辖省份数量。 在物流业资本投资规模计算中采用永续盘存法对资本形成额进行估算,参考薛俊波和王铮(2007)[1]对17个行业折旧率的研究,计算得到5.42%作为物流业资本平均折旧率。基础研究数据选择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测算基础。通过以上计算方法得到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4年物流业资本投资规模,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其中物流业资本折旧率为
代表我国各省份物流业实际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 (二)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非均衡的演进过程 通过使用δ-收敛模型对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要素投入规模与效率非均衡进行测量,可知我国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在1998-2001年处于发散性趋势(见图1),表明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非均衡在此阶段不断加剧;在2002-2005年又处于收敛性趋势,表明此阶段非均衡有所减弱;2006-2009年非均衡又开始出现,但相比上一个时间阶段的非均衡有一定减弱;2010-2014年非均衡又得到有效缓解。从要素投入规模非均衡趋势来看,在1998-2014年期间,我国物流业资本投资规模的非均衡在逐渐降低,反映了物流业资本投资规模在全国的布局趋于合理化的趋势。在1998-2001年期间,劳动力投入规模非均衡逐渐减弱,此后的时间阶段劳动力投入规模均处于发散性状态,表明物流业总体劳动力投入规模的非均衡逐渐增强。从要素效率观察,1998-2001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处于发散趋势,非均衡有所加剧;2002-2005年处于收敛趋势,非均衡趋势有所减弱;2006-2014年非均衡又开始逐渐增强,但相比上一个阶段的非均衡,其变化趋势的斜率明显降低。在1998-2000年,物流业资本投资效率基本处于发散趋势,非均衡有所显著;2001-2007年期间资本投资效率的非均衡趋势逐渐降低;2007-2009年期间非均衡趋势又有所增强;2010-2014年又有所减弱。
图1 1998-2014年期间中国物流业总体发展非均衡的演进过程 图2描述的是我国区域间包含东中部、东西部、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非均衡性的总体演进过程,图2(a)描述的是区域间物流业发展综合水平、劳动力、劳动生产率非均衡演进过程,图2(b)描述的是资本投资规模、资本投资效率非均衡的演进过程。从图2(a)可以看出1998-2004年期间东中部、东西部、中西部地区间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非均衡一直处于减缓与加剧的交错状态:在劳动力投入规模方面,1998-2003年期间东中部劳动力投入规模的非均衡持续减弱,2004-2014年又持续增强。与东中部的变化趋势相似,东西部地区在1998-2001年非均衡性有所减弱,而2002-2014年非均衡性持续增强。中西部地区在1998-2011年非均衡基本处于持续减弱状态,而2012-2014年非均衡有一定的加剧。总体而言,现阶段东西部地区间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投入的非均衡程度远高于东中部和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方面,1998-2014年期间东中部地区非均衡一直处于缓解与加剧的交错状态。与东中部相似,东西部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不同之处在于东西部的非均衡变化范围高于东中部。1998-2004年期间中西部劳动生产率处于非均衡不断加剧与缓解的交错状态,而2005-2014年期间非均衡趋势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