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地缘政治话语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宁(1987- ),男,陕西汉中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地理研究,E-mail:ning_ann@126.com。广东 广州 510006;朱竑,通讯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文化地理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E-mail:zhuh@scnu.edu.cn。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援引后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批判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延续,以《人民日报》纸媒和官方微博为例,采用NVivo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美国反恐”这个当代热点地缘政治话题在两个不同媒体空间被呈现的形式。基于后人文主义思潮对物质的关注,讨论了“人”及其地缘环境认知是否受“物质”(在文中具化为网络技术)影响而动摇其在理解“人地关系”过程中的支配地位。研究发现:一方面网络技术多线参与和呈指数型信息传播的特征使得网络空间出现了多元化的声音并最终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网络地缘政治景观;另一方面,网络技术迫使当代媒体追求“快”和“新”从而摒弃了传统媒体所强调的权威、真实和逻辑性,取而代之的是情绪化的话语表述,呼应了后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人以外的要素的关注,讨论了网络技术作为一种物质要素对“人地关系”认知的影响。研究证实,受网络技术及其带来的信息革命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对具有主体性的人的地缘认识产生影响。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8)06-0838-11

      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当代大多数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人”及其相关要素总是被视为一种具有支配地位的存在。它们探讨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1]、人利用符号对地方和空间的地理书写[2]、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对地方和空间的重塑[3],甚至是人的身体对地理环境的感知[4]等。近年来,随着“重返物质主义(re-materialization)”等概念的提出,人文地理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人以外“物质”的元素,讨论其对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支配地位的挑战[5]。然而,对“物质”的关注并非是对人的主体性进行否定,而是尝试通过讨论人与物质间的邂逅来打破原有的以人的主体性确立的边界,将人与物质都纳入到对“人地关系”的讨论中来[5]。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讲,这涉及一个挑战已有人文地理相关研究的哲学认识的概念,即“后人文主义(posthumanism)”[6~8]。后人文主义对“基于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的空间认识论”(如人文主义)进行了挑战,改变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论的一个潜在预设,即强调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从而将超越人的元素(more-than-human)和非人的元素(nonhuman)带入到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后人文主义并不意味着反人文主义,也不是人文主义的终结,而是标示出一种特定的关于人的观念的终结,它迫使人及其相关要素从先在的、具有元话语的位置变成了可以被超越人和非人元素(例如动物[9]或者本文讨论的物质)支配的存在[10]。上述认识论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新的人文地理学话题。

      21世纪以来,因特网(Internet)技术以及相关设备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随着因特网的全球普及及其对虚拟空间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虚拟空间里的地理现象[11~13],但鲜有研究去探讨网络技术作为一种超越人和非人的要素对社会和文化地理现象的影响。Kinsley认为,去探究虚拟空间的物质性的一面,尤其是从本质上来讨论技术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广泛地重新去审视空间与文化[14]。本文关注的重点正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虚拟空间”和“虚拟性”与人的生物性及其对空间认知能力之间的复杂的内在联系。

      基于上述地理认识论,研究尝试从新浪微博的角度观察中国关于“美国反恐”的话语建构(在研究设计中具化为《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上的官方微博对“美国反恐”话题的讨论以及网民的互动),并将其与纸媒《人民日报》(2001-2014年)关于“美国反恐”的话语进行对比,以此探究网络技术是否能够改变人类的交流方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如果能,继而探讨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这样的改变。因此,本文一方面探讨了技术作为一种物质的因素对人的空间行为和认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后人文主义地理学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本文将虚拟空间视为一种新的“领地”(territory),将虚拟地理学研究拓展到了网络地缘学研究的范畴,一定程度上为地缘学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1 后人文主义与地缘政治学

      人文主义思想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影响深远,许多分支研究都深受其影响。地缘政治学研究也不例外。随着二战结束,以地理决定论和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为基本理论框架的古典地缘政治(classical geopolitics)迅速衰退,而后兴起的地缘政治研究则被烙上了深深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痕迹,其主要体现在批判地缘政治学(critical geopolitics)[15]及其延续如情感地缘政治学说(emotional geopolitics)[16]等。

      首先,本文简要地介绍一下人文主义思潮与批判地缘政治学说。批判地缘政治学,顾名思义,是建立在对古典地缘政治学说“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古典地缘政治强调自然地理事实,如山川、河流、海洋、地形和地貌等,对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17]。而批判地缘政治则汲取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将对“人地关系”的关注重点放在“人”及其相关要素身上,探讨“人”对地理知识的生产以及其对国际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18],是一种福柯(Foucault)式的知识与权力联结[19]。从事批判地缘政治研究的学者认为古典地缘政治将“地理”视为一个名词和一种客观存在的、等待人们去发现的地理事实,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在刻画地理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国际地缘关系的影响[20]。因此,他们提出了“地理书写”(geo-graphing/geo-writing)的概念,将“地理”视为一个具有主体性和主观性的动词,并指出地缘政治在关注“人地关系”的过程中也不应该忽略人的主观性作用[15]。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批判地缘政治研究往往关注人对“文本”的运用,如政府文件、新闻、杂志、电影、漫画等来“表征或再现”(represent)他/她们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以此形成“话语权”,从而与人们的国际地缘政治观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21~24]。例如,20世纪90年代有一部分学者关注和分析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文本”(包括政府文件、智库报告和流行文化等),指出美国官方和非官方的文本对于前苏联地理知识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甚至是合理和合法化了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25~27]。此外,近年来国内也陆续有学者从批判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开展关于南极地缘关系的表征[28]、中美地缘关系的流行文化表述[29]、地缘政治知识的生产[30]以及“东突暴恐事件”与次国家尺度上的地缘关系[20]等地缘政治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