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复制、网络闭包与创新催化:一个交互效应模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龙,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与复杂网络;党兴华,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网络组织治理与技术创新管理。

原文出处:
南开管理评论

内容提要:

为了破解技术创新网络的创新催化机制,本文分析了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创新悖论、相似性闭包和传染性闭包的“双刃剑”效应,探究惯例复制与网络闭包交互组合对创新催化的差异性影响。结合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合作网络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惯例复制的微观动态与网络闭包结构形态的交互匹配是实现创新催化的最小功能集;常规惯例复制/相似性闭包、柔性惯例复制/传染性闭包是创新催化的最优网络配置;相似性闭包强化了常规惯例复制对创新催化的促进作用,抑制了柔性惯例复制的效能发挥;传染性闭包未能削弱常规惯例复制对创新催化的促进作用,但强化了柔性惯例复制的作用机制;随着组织嵌入的相似性和传染性闭包程度增加,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在促进创新催化的过程中由相互补充向相互替代转变。研究结论是对创新催化理论的扩展,对提升邻域组织的创新能力、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9 期

字号: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过程俨然成为一种网络化过程。[1]技术创新网络作为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突破了组织边界、技术距离和文化差异的限制,带来群体性认同和知识创造方面的协作。一些行业巨头凭借技术创新网络引领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实践,例如苹果公司的“移动伙伴项目”、华为的全球研发网络等,不仅整合了企业间的创新资源,而且取得了战略、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但是由于网络内部包含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的创新参与者,参与者除了节点间的复杂网络关系,还包含互补、竞争、供应链等多元协作关系。[2]因此,技术创新网络的本质是不同类型创新角色相互协作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3-5]而如何促进创新参与者差异化的创意流动、提高创新资源整合效率、实现创新参与者的快速成长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

       基于上述现实情境,现有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集中于主导的创新者角色,认为其创造力的触发来源于知识基础和网络结构的推动。创新者需要凭借惯例复制的跨组织间知识转移机制,实现知识基础的扫描解构与组合还原,寻求组织边界扩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6-8]与此同时,创新者需要自中心网络层面经纪(Brokerage)、闭包(Closure)的创新促进型结构支撑,依赖经纪形成组织占据结构洞促进邻域组织间交互的稀疏结构、依赖闭包形成组织间两两相连彼此交互的紧密结构,[9]从而寻求知识的位置优势与权力控制。[10,11]然而,这种验证虽然意识到了辅助创新的次要贡献者存在,但尚未探索创新者与辅助角色间的连接模式,忽略了支持者在触发伙伴创造力、促进组织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因此,针对这一不足,有必要对其支持创新涌现的作用过程进行研究。

       创新催化(Catalyst of Innovation)作为创新产生的关键过程,依赖于提供知识支持、刺激和提高邻域伙伴创新性的催化剂角色。[12]Tortoriello等[13]首次注意到合作网络中的创新催化现象,认为其需要知识基础与网络闭包共同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知识派系,即嵌入高密度、高重叠、富含闭包关系的封闭式网络中,具有多样化的知识摄入。这种验证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支持创新的关键机制,然而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忽略了创新催化支撑条件的微观构成及其作用分析。由于知识基础存在知识模板编撰组合的常规和柔性惯例复制过程,分别依赖于利用和探索能力为创新催化提供了不同的管理思路,但是长期执行单一的惯例复制机制易固化,陷入难以匹配的复制困境(Replication Dilemma);[7,14]同时,网络闭包具有相似性和传染性的拓扑形态差异,依赖于选择性和社会性影响推动了知识模板在关系网络上的更新与变异,[15]现有多样化知识派系的条件认知不足以破解创新催化的过程黑箱。另一方面,忽略了惯例复制与网络闭包联合作用的权变性特性,缺少二维划分下交互效应的严格审视。由于两者的协同组合不仅是知识与关系的耦合互动过程,更是差异化网络配置的涌现过程。因此,为了破解创新催化的选择偏好,有必要从权变视角系统性检验不同组合下的创新催化效能。

       针对以上研究缺口,本文将惯例复制、网络闭包和创新催化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探究常规和柔性惯例复制及其交互与差异化闭包形态的组合匹配对创新催化的影响,从而揭示催化技术创新网络创新涌现的权变性约束。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1.创新催化

       创新催化的概念最早由Martin[12]提出,认为是组织创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团队个人支持和促进同事创新的辅助活动。2015年Tortoriello等[13]对这一概念进行延伸,研究了合作网络中通过结构位置优势支持促进其他网络成员实施创新,提升邻域创新性的关键催化剂角色,界定了创新催化的内部基础:多样化(Diversity)、意识(Awareness)和意愿(Willingness)。

       Tortoriello等[13]认为,知识多样化的网络闭包是实现创新催化的支撑条件,一方面,多样化的外部知识支撑了组织创新产生的重要输入过程,但存在难以利用集成的风险。Reagans等[16]认为知识基础具有双元性特征,过度多样或过度单一的知识类型存在信息过载或信息孤岛的知识困境。另一方面,网络闭包提供了伙伴知识需求和互惠共享的外部平台,但是存在难以持续更新的过度嵌入缺陷。Wal等[17]认为封闭式结构能够缓解认知压力、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会导致认知锁定的组织惰性。可以看出,组织依赖于多样化的网络闭包,在保障自身获取异质性外部知识的基础上,不仅意识到邻域伙伴的知识需求,而且提升了组织间的知识分享意愿,从而达到催化合作创新涌现的目的。然而,多样化的外部知识与封闭式网络闭包各有利弊,网络成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协同,放大优势规避风险。单一多样化的知识派系忽略了差异化知识模板的惯例复制过程,陷入了网络闭包宏观一体化的认知陷阱,不足以完整揭示创新催化的运作过程。因此,为了破解创新催化的选择偏好,需要进一步厘清惯例复制与网络闭包的交互匹配对创新催化的影响机制。

       2.惯例复制

       惯例是由Nelson等[18]从演化经济学提出的,是组织完成日常性和重复性事务的中心要素。由于知识是惯例的本质内涵,因此惯例由不同元知识依据一定原则编撰组合、经过内部反复强化而成,表现为具有惯性特征的知识模板。[7,19,20]惯例复制是对知识模板进行拆分解析、组合还原、寻求边界扩张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动态过程,[6]Gupta等[6]提出,惯例复制的核心是发送者和接受者二元组织间的知识转移。[7]虽然惯例具有多种划分形式,层级视角的低层和高层惯例,[21]过程视角的标准、提高和转型惯例,[22]以及能力视角的常规和柔性惯例,[7,8]但受到惯例复制的动态特征影响,其变化不仅是在“前惯例”基础上不断修正、自我扬弃的适应能力增强过程,[23,24]而且是知识获取、存储、利用和共享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25,26]因此,除了表现形式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能力特征差异。[27]能力视角能够揭示组织对惯例的生成与部署进程,帮助组织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层级和过程视角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积淀的知识模板特性,对惯例本质差异的表现力不足,所以沿用能力视角的维度划分探究惯例复制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