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需求情景下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简介:
程鹏,管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等,chengpeng@yeah.net。北京 100083;柳卸林,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等,liuxielin@ucas.ac.cn。北京 100049;李洋,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等,sjbliyang@163.com。北京 100083;周江华,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创新等,zhoujh@bnu.edu.cn。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已有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通过中国情景下本土需求实现破坏性创新的企业案例,剖析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将有助于丰富破坏性创新形成前因的研究。 选取3家本土电动汽车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3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进行剖析,解析后发国家情景下本土需求的构成要素,探究本土需求引致破坏性创新的概念框架,分别从本土需求的形成过程和异质性内涵以及本土需求与企业破坏性创新关系3个方面解读概念模型,最终给出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机理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土需求是由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4个主范畴构成,4个主范畴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了异质性需求条件,最终引发本土需求外在表现的独特性。②本土需求的4个主范畴对破坏性技术重构的作用点存在差异。经济约束、政府规制、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形成的约束条件产生技术结构性破坏,经济约束和政府规制形成的约束条件往往产生技术功能性破坏。③本土需求引发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分为破坏性技术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技术衍生价值网络重构型路径、价值网络衍生技术重构型路径。 在理论上,研究结果为探讨不同范畴的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模式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拓展了后发国家破坏性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描绘了后发企业基于本土需求构建破坏性创新的实现路径。在实践上,研究结果为后发国家的企业提供对策建议,使其能够有针对性的认知本土需求对破坏性创新的价值,并为后发国家政策有针对性地构造产业竞争规则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9 期

字号:

       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完全不同功能属性组合的产品或服务,以吸引非主流市场上的消费者,并通过性能的不断改进改变竞争规则,从而取代在位企业的领先地位[1]。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已有研究大多在“破坏性创新已经出现”这个假设下探讨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创新的挑战,较少涉及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和过程[2],导致现有企业对如何借助需求特征预测创新作用认知甚少[3]。

       中国已经涌现出丰富的破坏性创新案例,如淘宝网等通过基于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创造了新价值[4],中科院推出的低成本医疗设备通过基于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正在改变农村医疗设备市场[5]。这些单位和企业基于本土边缘市场需求整合新技术,通过破坏性创新成为新领域的引领者。因此,从需求的视角探究破坏性创新背后的创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解析破坏性创新的前因及其产生过程的微观机理。

       本研究在技术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取本土需求形成的影响因素,构建本土需求引发企业破坏性创新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1 相关研究评述

       1.1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破坏性创新是对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概念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其理论的发展建立在突破性创新、技术轨道、S曲线和架构创新等研究基础之上,是不连续性创新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6]。破坏性创新者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完全不同功能属性组合(如比较简单、更加便利和廉价等)的产品或服务,吸引非主流市场上不太挑剔的消费者,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进来取代在位企业的领先地位。需要说明的是,破坏性创新的核心思想并不是新产品取代已有产品,而是新进入者通过提供新产品或服务,有利地扩大和拓宽当前市场[7],其中的技术替代本质上是创造性创造与创造性毁灭交替发挥作用的过程[8]。在这一过程中,被主流市场排除在外的非消费群体是破坏性创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解释后发企业的进攻者优势方面,破坏性创新在技术本身的特性[9]和组织动态性[10]两方面要素之外,引入价值网络这一新维度来分析创新的不连续性变化对在位企业和后发企业的不同影响[11]。破坏性创新研究从市场不连续性变化的角度拓展了机会之窗的内涵,即后发企业只利用领先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不连续性变化时的发展动机不对称,破坏主流产品的价值基础并改变竞争规则,从而实现对领先企业的赶超[12]。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S曲线和技术轨道变迁所包涵的内容更加广泛[1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后续研究开始从破坏性创新的过程和动因等角度进一步探讨破坏性创新的内在机理。

       1.2 破坏性创新的需求动因及过程研究

       本土需求是融合当地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和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知识体系[14]。事实上,由于历史条件各异,社会结构复杂,不仅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中国企业面对的外部需求差异也具有明显的“自我增强”特征,即当蕴含当地地理特征、文化脉络、话语系统和顾客消费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国家外部环境特征的非对称性,从而强化了企业外部需求环境的异质性。

       需求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扮演了复杂且多样化的角色,对企业创新的方向、水平、宽度以及系统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5]。然而,目前在研究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时仍然把破坏性创新与利基市场或者非主流市场对应,将需求视为外部情景因素[16],关注市场营销力度、客户需求理解与满足、市场导入和促销活动对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关注边缘市场异质性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17-18]。理论上,面向新兴客户的市场定位仍然会正面影响破坏性创新[19-20],同时基于国外的金字塔底层理论又进一步凸显需求对破坏性创新产生的影响,认为根据低收入群体购买力低、强调实用的消费特征简化产品的性能设计是后发国家实现追赶的途径之一[3,21]。破坏性创新内涵研究的深化并没有传导到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研究中。

       从本土需求知识属性的角度,已有研究大多只关注知识元素的属性特征,对知识元素间关系关注很少,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知识基础结构特征[22]。而事实上,在创新所需的知识日益复杂的情景下,关于知识组合的结构性知识远比知识元素本身重要[15]。企业知识基础的价值不仅来源于知识元素的存量,而且取决于这些知识元素的联结方式和结构[23],这种知识结构的异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活动的差异[24]。已有研究仅以外部特征及表现对需求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粗糙,无法了解更多需求层面的异质性变量如何影响破坏性创新的开发和推广等过程。

       1.3 研究评述

       已有大量研究聚焦于本土需求与破坏性创新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但随着研究深入,已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逐渐显现出来。

       已有研究在应用到以破坏性创新为代表的不连续性创新时,出现多种相悖的观点,按照GANS[25]的观点,知识积累的路径依赖特征也会导致企业知识基础与已有技术轨道相互强化,产生锁定效应,阻碍企业探索技术和市场变化带来的破坏性创新机会。但是,后发企业对本土需求的路径依赖能够产生破坏性创新机会的原因,以及后发企业基于自身知识基础和异质性、多层次的本土需求特点开发出具有破坏性意义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尚不清晰。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界越来越意识到,知识本身并不必然产生创新绩效,要使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必须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利用[26]。企业必须解构已有知识体系,并基于需求的不连续性变化将市场和技术等多层次的知识进行重构[27],才能推动破坏性创新的发展。本研究认为,造成上述困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已有的破坏性创新研究大多聚焦于成熟企业,往往将“破坏性创新的形成过程”视为一个黑箱。需求往往被看作一个整体变量,缺乏在进一步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内部结构的分析,导致研究视角的单一化,进而无法完整描述需求引发企业创新的过程。因此,现有基于西方情景得到的新兴客户市场定位会正面影响破坏性创新的结论,可能在中国情景下并不会得到相同的结论。虽然SAVINO et al.[27]也提出了需求的重构才能推动破坏性创新发展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回答哪些本土需求的构成要素能够促进破坏性创新的形成。对上述理论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丰富需求与破坏性创新关系的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