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上中班的儿子放学回到家,看上去很不高兴。奶奶问他怎么了,小家伙也不吭声。再问他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他也只是简单回应一句:“老师打我的手了。”奶奶问他:“老师为什么打你的小手呢?”他只是噘着小嘴儿生闷气。当然,小孩子生气,倒不会搁在心里太久,看一会儿动画片,到处跑着玩玩,过不了一会儿,全都抛到脑后去了。这些都是婆婆在电话里告诉我的。挂了电话,我觉得事情应该不是“挨打”这么简单。 周末回家,我很自然地跟儿子聊起了这件事,很认真地问他:“儿子,听奶奶说,在幼儿园里,老师打了你的小手?”他只是简单地说:“嗯啊!”还没等我再问“为什么”,他便一阵风似地跑回自己的玩具屋,摆弄玩具去了。我不甘心,心想:这孩子,挨了打,我总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啊,也不能让你“吃亏”吧。但是,眼前这阵势,恐怕想再问出一个字都很难。我倒也没着急,因为儿子平时虽然好动,但在学校也并不调皮。老师们平日里对他也是疼爱有加,悉心照顾。 按照以往,我猜他到晚上可能会告诉我原因。晚上临睡前的这段时间,一向是我们娘俩最喜欢的亲子时光,黑灯瞎火中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当然,我也有小算盘,趁他迷迷糊糊中,“套出”他的许多小秘密。其实说白了,就是他一天中在幼儿园里吃喝拉撒睡的那些事儿,跟小朋友和老师们玩什么游戏、读什么书、跟谁说了什么话、谁是他的好朋友等等。白天放学接他,他只顾着跟他的同学们疯跑着玩,无论我问什么,都是很迅速地回答:“妈妈,我不记得了。”他的记忆,总在离开教室的那一瞬间全部清零。但在临睡前,他会因为不愿意睡觉,追着我问东问西,记忆又复活了。黑暗中孩子一双大眼睛瞪得溜圆,一只小手揪着我,说:“妈妈,你别睡着!” 到了晚上,像往常那样,我先给孩子读了几本他自己选的书,读到他心满意足,关了灯躲进被窝里。一开始,他钻到我的怀里,搂着我的脖子,让我给他讲我小时候的趣事。感觉他挺开心的,我趁热打铁:“儿子,你最近在幼儿园里又有好朋友了吗?”中班的小朋友,开始逐步地认识到谁是他的好朋友,尽管我并不清楚他的择友标准,但肯定是一起玩得多、玩得开心才成了朋友。聊完他的朋友,我开始聊他的老师:“儿子,老师们都很喜欢你的,你是不是也很喜欢你的老师们?”儿子说:“是啊,李老师会给我们读书、跳舞,冯老师会带我们做手工、画画,丁老师会给我们拿好吃的。”我回应他:“哎呀,你的老师真能干,怎么什么都会啊,我都想去读幼儿园了。”他说:“是啊,老师还带我们做游戏呢!”我回应他:“天啊,真羡慕你们可以玩得这么开心!”他显得很得意,情绪也很好。我抓住机会问:“儿子,前几天,你说老师打了你的小手?妈妈还很担心你呢!你的小手还疼不疼?”儿子说:“当然不疼了!”我安慰他道:“不疼就好!你好好的,妈妈就很开心了。那当时疼不疼呢?”儿子又开始一贯地回应:“妈妈,我忘记了。”我说:“那好吧,你能告诉我,老师为什么打你的小手吗?你当时正在干什么呢?”儿子想了一下:“妈妈,我在啃我的手指甲。” 我恍然大悟,脑海中闪出一幅场景:儿子正在津津有味地啃着手指甲,老师一看到,立马神经紧绷,来不及反应,一下子打掉了他的小手。我感觉没有比这更可能的场景了。儿子最近确实常常啃手指甲,在家里我也常常阻止他。其实,我也是趁他不注意,打掉他的小手,因为好言相劝不管用啊。最近幼儿园里得水痘的小朋友很多,恰好是传染病高发的阶段,老师们为了做好消毒工作,加班加点,甚至还趁周末大扫除、晾晒玩具物品。想想这些,看到有小朋友吃手,自然高度紧张,有那样的举动也再正常不过。 于是,我给儿子耐心地解释了老师为什么会打他的手:“儿子,你们班最近是不是有不少小朋友生病没来上学?”儿子说:“是啊,妈妈。”我说:“他们都是因为感染了细菌或者病毒,才生病的。你的小手每天玩玩具、翻书,小手上面有很多细菌。老师看到你吃手,特别担心细菌进入你的嘴巴,怕你生病呢!所以,老师才‘打’掉了你的小手。她是因为担心你,并不是真的要打你呢!明白了吗?”儿子“嗯”了一声:“妈妈,我知道了”,然后安静地躺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看似不能接受的惩戒行为,其实只是平日里的一个小插曲,可能需要家长费点小心思,去弄清它的“是非曲直”,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宝贝理解他在幼儿园里经历的各种事情,疏导他的一些负面小情绪。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家长留心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还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只有真诚、平等、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宝宝的处境与情绪,理解老师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才能确保老师与小朋友、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逐步建立起友爱互助的家校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