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聊天”正阻碍着你和孩子走进博物馆 前几天,在国家博物馆四层的青铜展厅里,一对父女的对话吸引了我。他们的面前是一件青铜簋(guǐ)。 小姑娘问爸爸:“这是什么呀?” 爸爸瞥了一眼展牌,说:“青铜啥。” 小姑娘不满足地问爸爸:“那它上面画的都是些什么呢?” 爸爸大概有些尴尬了,嘟囔道:“不知道……” 我正想上前给他们讲讲,爸爸已经拉着小姑娘离开了展柜,留下的话,让我感到特别遗憾:“这里没什么意思,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你是不是也曾感到:不知道怎么和孩子开始话题?不知道怎么应对孩子的提问? “四个字”帮你打开话题 很简单,“看”“问”“听”“说”。说来容易,执行不易,但我有一些小技巧和你分享。 别错过展览题目和前言 有很多观众会忽略展览的题目和前言,其实这是整个展览非常重要的信息,它不仅能让你整体把握展览的重点,更能帮你梳理展览的思路。带着主线和重点去看展,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别着急读展牌,先看展品 先看展品,这是所有对话的开始。当你和孩子用眼睛去观察展品的过程,其实不仅是在做原始信息和资料的收集,同时也是在寻找适合开启你们聊天的话题,是非常必要的基础环节。如果你和孩子的脑海里没有形成基本的形象,后续的思考和讨论很难顺利开启。 设置小环节,自己解读文物 建议和孩子发明一些小游戏,来共同完成“看”,增加孩子在参与中的成就感。试试亲子双方每人一句,不超过十个字,轮流来描述展品。比如开篇那对父女看到的青铜簋,父亲可以说说它的颜色;女儿可以说说它的耳朵;父亲可以说说它的底座;女儿可以说说它的花纹等等。 最后再看展牌 展牌上的信息很重要:一是印证,印证你和孩子刚才观察展品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否有些呼应点;二是延展,让你和孩子通过观察或得到的基础信息更加延展,更加扩充,可以给后面开启话题积累到更多有效的因素。 “看”过了,就完成了基础信息的抓取,接着需要爸爸妈妈引导孩子更深一步的思考,如何去提问呢?很多父母苦恼的可能是:我也不懂,我又有什么好问的呢? 三个问题来源 试试这个小技巧:从这三个方面寻找问题来源——来自展品,基于前面对展品观察提出的问题,比如四羊方尊是个较大的容器造型,问孩子“它可以用来装什么东西”?——来自兴趣,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比如看到四羊方尊上的羊头造型,让孩子回忆动画片中羊的形象,“想想这是绵羊还是山羊呢”?——来自己知,基于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继续问道“古人为什么会喜欢羊?” 在提问中,也需要一定的“深度” “你觉得漆器上的颜色看起来美在哪里?”可能很多爸妈会这样提问,但会让人不知从何说起。我们要提出一些虽然很简单,但却需要主动去思考的问题,要避免纯知识类问题的提问。建议主要以“开放式”的问题为主,答案不需要唯一,要尽可能的丰富。比如面对贝币时可以问,贝壳是因为哪些特点才被人们当作了钱?等等。 为你的提问,做思考 当你提出问题,在等待和听取孩子回答反馈的同时,或者是你已有了相应的准备,有了自己的思考,以便后续话题的开展。比如前面当你问到孩子古人为什么喜欢羊时,你首先要有自己的回答,这个回答也会成为你和孩子聊天的话题。 孩子在讲述时,你会做什么呢?有的爸爸妈妈虽然会安静去听,但其实心思并没在孩子说的话上;有的会急于去纠正,生怕错误的信息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有的干脆替孩子总结回答,“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孩子说话时,请给他/她足够的时间,微笑着,注视着,欣赏着,倾听着。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更不要用对错的衡量标准去打断。“等等,这个你说错了吧?” 要给孩子认真回应 回应的态度要认真:你是不是在认真听他讲话,孩子是感受得到的。回应的内容要简单:不能有太多个人观点的表达,影响和左右孩子的思考和想象。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尊重和认可,这份成就感和获得感会激发他更多的表达! 围绕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观后感 在参观时,虽然说是和孩子一起,更有爸爸妈妈认为就是为了陪孩子,但不管怎样,你也是能够思考感悟的独立个体,不只陪伴孩子,以他/她的视角去看,更有自身基于已有的认知和过往的经历而得到的感受,要说给孩子听,这是与孩子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围绕孩子的陈述,说出自己的听后感 孩子的陈述不应仅止于他/她说出来,父母要给予相应的反馈,这个反馈应该是积极且富有养分的,对孩子表达中的某些亮点有针对性地做出回应,让他/她在获得认可时,认识到自己是因哪方面而获得了回应。 积极利用身边资源 去博物馆是一件快乐的事,是繁忙学业和辛苦工作之外,让人感到非常放松、有收获的体验。而随着博物馆在中国越来越“流行”,还有更多好的展览等待着你,也有更多资源帮助着你,尤其是利用触手可及的新媒体资源,如各大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讲解员的个人公众号中,都可以轻松找到展讯展览、背景知识、展览主线和重点文物介绍、导赏音频、为不同展览单独设计的亲子学习单、策展人和专家讲座解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