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证监会提出:“高度重视私募股权基金的战略作用,优先发展创投和天使投资,落实创投基金解禁期反向挂钩制度”。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规范且高效利用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PE)破解小微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的困境,以及如何借助私募股权基金帮助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8年我国GDP增速再次下调,传统的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将随之走低,因此需要配置股权型产品来增强资产组合整体的抗通胀性。同时随着国内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净值家庭对于私募股权投资的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国内融资渠道将从以传统间接融资为主转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齐头并进,股权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私募基金未来也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高度重视私募股权基金战略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相关学者对概念、标准进行归纳总结的论述较多,而结合私募股权投资具体项目具体流程的操作以及针对具体细分行业的项目投资评价特性研究相对不足。即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融资渠道,资金不足、管理缺失的问题依旧未得到有效解决,阻碍了中小企业长远发展。 本文创新点在于将私募股权理论与当前经济新形势相联系,将私募股权投资标准与风险防范监督管理落实到具体的细分行业中,对新时代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特点入手,结合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形势,选择无人机企业Y公司为融资主体,结合行业企业数据、财务数据,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及入股价格。在研究Y公司私募股权融资实际应用的同时提出相应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对于人工智能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私募股权投资项目评价研究分析 世界范围内最早引入PE概念的国家是美国,其诞生是以1946年美国研究发展公司(ARD)的建立为标志。现阶段来看,美国是全球私募股权融资最发达的国家。在私募股权投资目标选择上,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Peneder(2010)在分析被投资公司的微观数据时发现,PE在企业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创新行业或企业,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价值增值服务。Pierre和Schwienbacher(2014)则指出,私募股权投资对融资企业的商业运营、财务和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战略发展有重大影响,在此影响下企业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进而提高自身的获利能力。 在风险项目的评价方面,现阶段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占据主导地位。Meade与Sarkis在多准则多目标决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网络分析法,该方法利用超矩阵对各相互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混合权重以得到最优方案,Roosenboom(2012)则指出,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标的企业时,可以采用三角模糊方式分析项目风险并确定风险因子,除此以外,标的企业的过往运营情况、资产状况、未来战略发展等指标也应该重点考虑。 (二)国内私募股权投资项目评价研究分析 1986年,本土私募股权投资诞生。我国PE融资市场的发展最初是以政府为导向的,因此发展并不迅速。直至借2009年深圳创业板推出之机,大批PE机构成立,行业井喷式增长,学者的相关研究也有所发展。徐子尧等(2012)通过阐释私募股权的运作方式、融资结构、收益分配等特点,得出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能够产生创新性影响的结论。周翔翼等(2013)运用价值特征回归模型、Heckman样本选择分析等方法,分析私募市场风险资金注入对估值的影响,发现在我国私募市场存在“货币追逐交易”的现象,即资金流入会显著影响投资估值、张苏江等(2014)系统阐述PE承担的角色和实现的主要功能,并结合美国市场私募股权发展,提出“可信赖顾问模式”和“商人银行模式”两种发展模式。 2014年,A股IPO开放,PE机构上市退出通道打开,多家机构通过企业IPO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学者对PE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贺玮(2015)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行为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主要体现在私募股权持股比例越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低。胡志颖等(2015)通过考察不同私募股权特征对IPO前持有期的影响发现,私募股权声誉越高,IPO前的持有期越长。李双兵和冀巨海(2016)在将实物期权理论和梯形模糊数结合起来的基础之上,为私募股权机构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模糊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徐子尧等(2016)通过研究发现私募股权的参与并未发挥公司治理优化效应,反而加剧了正向盈余管理,进而提出发展私募股权基金要加强制度设计监管的建议。李贺(2016)从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入手,从完善私募股权制度、市场信息私密性、配套相适应的金融产品设计等角度,对我国私募股权转让平台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知,无论是在风险项目的评价方面还是私募股权投资目标选择方面,学者们对私募股权投资都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缺陷在于相关学者大多在理论层面进行归纳总结或提出创新构想,但在实际应用结合方面有所欠缺,尤其针对具体细分行业的项目投资评价特性研究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