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实现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蓝波涛,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广西 南宁 530004);陈淑丽,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059)。

原文出处:
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对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且在追求这种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不仅有利于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而且有利于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具体可以从“四个点”来实现情感认同: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切入点;以精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着力点;以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为关键点;以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情感体验为落脚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08 期

字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42)为促使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准则,采取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达到契合,实现共鸣,形成情感认同,就成为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科学内涵

       明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内涵,首先需要对认同、情感、情感认同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分析。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根idem,一般译作“身份”、“同一性”等。在西方,“认同”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P12)随后,认同一词被逐渐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在心理学领域,认同一般是指个体在态度、思想、情感、行为上对他人或群体的体认和模仿,并与之同化的过程,即“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P122)在社会学领域,认同往往指向社会个体或群体对社会现象所形成的共识性看法,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即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通过回答‘我是谁’、‘我的归宿在哪里’,显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同一性,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二是社会层面,即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P137)从上述观点可知,认同内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与自己相接近的对象的亲近、接近、认可;二是以所认可的对象为榜样去仿效学习,使自身与对象在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趋于一致。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5](P3)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广义与情绪相同,狭义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亦即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内涵的高级感情。”[6](P271)显然,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有两种情况: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个体需要时,个体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如高兴、愉快、喜悦、幸福、爱慕等;当客观事物未能满足个体需要时,个体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失望、挫败、害怕、恐惧、厌恶、憎恨等。因此,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情感的根本原因。

       所谓情感认同,是指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符合个体自身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不仅包括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接受与认可,也包括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自觉变成自身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对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且在追求这种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主体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中介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途径、方式、手段等;目的是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自身的价值观,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汇聚价值共识,凝聚中国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价值意蕴

       情感认同有利于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人既是一种理性存在物,又是一种感性存在物,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来说,人的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情感形成后又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推动和强化作用,成为调节和支配人的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等。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7](P117)人们在认知事物、探究真理、把握规律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能够产生强大的激励促进作用,驱使人们主动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认同;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则会产生一定的抑制阻碍作用,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停留在表面和初始阶段,无法顺利进行内化和外化。遵循人的认知与情感的互动规律,培育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会激发和促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全面、深入地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丰富内容、发展脉络、精神实质、重要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促使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情感认同有利于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P1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在培育和弘扬时,必须要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出发,并且要落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经过不断反复形成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认同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总是在内在动机的支配和指导下进行的,而这种内在动机的形成和激发则离不开深厚持久的情感认同。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能够激发和驱动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各方面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参照,主动审视、检省、调节自身的行为,对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适当行为予以坚持,对于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进而形成行为习惯,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