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的发展轨迹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木才,男,江西吉安人,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云梦学刊

内容提要: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伴随传统道德的产生、形成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作为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总纲和根本,牵动、影响和辐射着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推动着我国传统社会思想道德的教化与进步。“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核心价值理念与我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变相联系,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它对于确定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路向、锤炼民族性格、培育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8)03-0001-07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和优秀道德精神。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旗帜。一般认为,随着我国古代自然经济和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逐步发展,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之策,在东汉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上被正式确定为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仁谊(通义)礼知(通智)信五常之道”,是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传统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古代思想界归纳的五个核心价值理念,其由来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与嬗变的过程。

      一、“仁义礼智信”的提出与确立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春秋时期,是“仁义礼智信”五个德目被分别提出和确立的阶段。

      “仁”的提出,最初与氏族宗族血缘关系相连,主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其完整思想首先是由孔子阐释和传播的。

      “义”最初的含义,既指仪表和风貌,也指适宜和正当,后来泛指一切道义,其作用是维持社会秩序。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宗教仪式,经过儒家的改造,其内容由单纯的习俗仪式发展成规范婚姻、血统、长幼、尊卑等关系的行为准则,并逐渐制度化、法律化。

      “智”最初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迅速准确,后来被春秋时期的儒家赋予明辨是非善恶、自知知人等道德内涵,予以倡导。

      “信”最初是指祭祀上天和先祖时诚实不欺、不敢妄言,后来逐渐摆脱其宗教色彩,特别是经过春秋时期儒家学者的倡导,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

      二、“仁义礼智”四德整体的提出

      首先把“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的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在《孟子》一书中,“仁义礼智”四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共出现两次。

      一是《告子上》,其文云: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这一命题,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外界给予我的。这是孟子“人性善”观点的体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他认为,人人与生俱来便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和萌芽,将其扩充和完善,便是“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充分肯定了“仁义礼智”是人内在的自觉道德意识,反映了孟子的天赋道德观。

      二是《尽心上》,其文云: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的看法,是为了奠定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借以肯定其“仁义礼智”四德整体源于人的内在的自觉道德意识。同时,孟子又提出“仁义忠信”四德一体,称“仁义忠信”为“天爵”,而称“富贵利达”为“人爵”。他认为,“仁义忠信”是人生而具有的美德,是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他要求人们“反求诸己”,孜孜不倦地修养“仁义忠信”之美德,反对当时的人修德以求“富贵利达”,而后抛弃“仁义忠信”的行为。

      在提出“仁义礼智”与“仁义忠信”四德整体德目的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孝悌忠信”四德整体德目,要求人们“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孟子·梁惠王上》)。

      三、“礼义廉耻”四维德目的提出

      管子,即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管子》一书相传为管仲所撰,实际上系后人摘录管仲的言行及稷下学派言论并大量附以齐国法家著作汇编而成。

      管子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著名论断。同时,他首次提出了“礼义廉耻”四维德目,坚定地将“礼义廉耻”视为治理国家的四大伦纲,认为教化人民懂得“礼义廉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力量。他说:

      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得覆。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日耻。(《管子·牧民》)。

      四、“仁义礼智圣”五行德目的提出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五行》,学术界认为这是失传了的孟子的五行学说,即孟子关于五种德行的学说。这五种德行,就是“仁义礼智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