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解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盛科荣(1977- ),男,山东日照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shengkerong@163.com。中国 山东 淄博 255012;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北京 100101

原文出处:
经济地理

内容提要:

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的研究是完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系统解析了地域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动力过程和驱动机制。首先识别出地域功能生长发育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可占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活动空间集疏和人口的空间集疏,并探讨了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接着解析了陆地表层功能分异的6个动力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人文利用功能空间匹配、适度规模与要素集聚、功能叠加与竞争共生、生态—生活—生产序贯选择、相互作用与空间组合,并研究了单一型地域功能和复合型地域功能的发育过程;最后探究了地租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作用机理。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8)05-0011-09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地理学者提出了按照主体功能区构筑未来我国国土格局的建议,得到国家决策者的认可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迫切地要求加强对陆地表层功能分异规律的研究,这在客观上有力推动了作为其科学基础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发展[1]。在这种背景下,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的解析成为揭示地域功能演化规律、完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地域功能格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逐步完善[2-3],生态可占用性模型也被提出并初步开展了应用尝试[4],人文驱动机制的研究也已经起步[5-8]。这些研究加深了对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的认识,但是仍然存在两个薄弱环节:地域功能生长发育多因素集成研究有待加强,地域功能分异的动力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不足。本文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9],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空间分异以及耦合共生的综合视角,系统解析地域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探究陆地表层功能分异的动力过程,分析地域功能生长发育的动力机制。本文期待为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完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提供科学借鉴。

      1 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到陆地表层功能分异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陆地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9]。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依附于自然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性要求必须按照地域类型来协调土地利用方式。地域功能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地关系系统在背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10]。地域功能的形成体现了自然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功能和反馈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空间占用和适应依赖。从根本上来说,地域功能空间分异是人地关系空间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构成了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基础(图1)。

      

      图1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到现代地域功能理论

      Fig.1 From man-earth relationship theory to modern regional function theory

      一方面,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深入与发展。人地关系理论和地域功能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拥有相同的研究主线,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和有限性,客观上要求不同地域应该采取不同的、因地制宜的开发方式。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土地开发方式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和功能管治,认为不同地域在陆地表层人地关系系统中承担不同的功能。现代地域功能理论还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作为陆地表层人地关系空间耦合的衡量标准,并提出了实现空间均衡发展的支撑条件。

      另一方面,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也必须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视角才能够得到完整的科学解释。地域功能不是指特定地域在单一的生态系统中承担的功能,也不是指在单一的经济系统中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而是指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的综合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陆地表层是承担不同功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组合而形成的镶嵌体。因此,地域功能的生长发育规律的解析必须着眼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地域功能的影响因素及耦合关系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综合分析视角,生态可占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活动集疏和人口空间集疏是地域功能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生态可占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了陆地表层空间秩序的潜在格局,经济活动集疏和人口空间集疏是地域功能形成演替的关键因素(图2)。

      2.1 地域功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生态可占用性指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被人类占用、转化为生产或生活空间所引起的生态效应的评价,反映的是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被生产或生活空间占用,其主导功能不再是生态功能之后,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或景观的结构、功能引起的破坏的程度[4]。人类活动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生态系统本身而言,是一种空间的占用,进而引起功能的改变。由于自然生态系统地域分异的原因,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区位重要性。其中,大型生态斑块、水源涵养区、河流生态廊道、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扼守了生态过程的重要节点[11]。这些功能单元的保护和维系,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起着关键作用。人类活动对于这类地区的占用,将使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度地削弱,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生态可占用性地域分异体现了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构建的基本需求,为人类社会合理布局人口、产业提供了空间指向。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维持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一定区域内的资源环境条件(水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资源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功能适宜程度及规模保障程度[2-3]。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分异格局决定了人类活动的潜在空间格局。资源环境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下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差异具有空间指向的一致性。图3演示了资源环境禀赋对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区域1的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具有较高的劳动边际生产力;在均衡时两个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相等,决定了区域1具有更大规模的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了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的上限约束。资源环境往往具有很强的地理附着性,决定了任何区域的资源环境禀赋都是有限的。而且区域资源环境组合条件并不完全匹配,往往存在一些突出的短板因素。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主要受到资源环境组合中的短板、瓶颈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任何区域都存在着经济活动的适宜规模,一旦超过这个规模,经济活动的成本将大幅度地上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