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年研究的基本状况略论

作 者:
张莉 

作者简介:
张莉,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责任编辑,主要研究青年社会学。

原文出处:
青年学报

内容提要:

从2017年刊发在学术期刊上的青年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议题方面,明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择其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青年研究基础理论方面,有关中国特色青年研究学科建设及青年研究历史范式的讨论就是可喜的一大进展;青年发展规划的出台为青年政策发展和共青团改革的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有关新兴青年群体的研究映射了当前社会结构的巨变及新生活方式的创新性;有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既体现了学者研究视角的更新,更有理论反思和创新的尝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947(2018)02-06-07

       一、2017年青年研究学术期刊成果概况

       与往年相比,2017年刊发在学术期刊上的5000余篇①青年研究领域的论文,从学科分布、作者机构分布、期刊来源分布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延续性。从学科分布看,涉及学科十分广泛,较集中的学科包括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统计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文学,等等。可见,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关注青年研究,青年研究也不断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引介理论资源和方法,以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理论内涵、深化理论层次,但这种多学科、跨学科的现象也存在着学术归属不明朗和学术来源不明确等问题。

       (一)作者分布

       从作者机构分布来看,除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等少数几所党校、团校系统的机构之外,发文数量领先的机构多为各地实力雄厚的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等。此外,师范类院校的发文数也不可小觑。这是可喜的,起码说明青年研究正被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所关注。但是,将机构分布与作者分布排名进行对比,却可以发现,发文数最多的前30位作者所在单位与机构分布排名的前30位极少重合(只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4家是重合的)。从作者发文数分布来看,发表文献数在4篇以上的8位作者中,共青团系统的作者占据了4席。由此可见,共青团系统以外的学者虽然在关注青年研究,但他们大多是青年研究的“客串者”,并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取向,青年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是共青团系统的封闭园地。

       (二)期刊分布

       从期刊来源分布来看,主办单位以共青团系统为主的青年专业刊物阵营在发文数排行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此外,还有少数几家教育学、传播学刊物也排名居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像《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青年探索》等多家青年研究专刊,他们的年度发文数在近三年均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可以推断,在期刊页码数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它们所刊载的单篇论文的篇幅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也值得学者进一步思考。

       如前所述,尽管青年研究2017年在学科分布、作者机构分布、期刊来源分布等方面更多表现出延续性,但从研究议题来看,2017年则明显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突破。一方面,一些经典研究议题,如青年研究基础理论、青年亚文化等,被学者反复讨论,推动了其在理论和观点上的推进和更新;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视角、研究议题被开拓出来,如青年发展规划出台与青年政策发展、空巢青年等新青年社会群体兴起,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作挂一漏万的概述。

       二、青年研究基础理论:中国特色学科设置与历史范式

       青年研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其基础理论还相对薄弱,尤其没有形成有着内在逻辑系统的青年发展理论框架。2017年有关青年研究基础理论的期刊文献量在青年研究期刊文献总数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其中不乏较高理论价值且值得进一步推进的学术成果。

       (一)有关中国特色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讨论

       中国的青年研究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学术合法性的焦虑。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应建立“青年学”。此后30多年里,有关青年研究学科规范建设的争论从未停止,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2016年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机遇,青年研究领域的一些学者顺势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围绕此议题,学者的讨论包括中国特色青年研究的理论指向与核心内涵、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主要困境和制约因素、青年研究期刊在青年学构建中的作用,等等。例如,邓希泉指出,中国特色的青年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为根本遵循,借鉴吸收西方青年研究理论成果,更加注重青年群体发展的优先地位、价值观念在青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社会实践在青年发展中的决定地位。[1]张良驯认为制约青年学学科设置的宏观因素是青年学服务青年和青年工作的功能发挥不充分,中观因素是青年学的学科体系不健全,微观因素是青年学与其他学科关系不明确。[2]朱剑认为造成青年学构建困境的根本原因是青年研究学术共同体的缺位,而学术期刊在青年学构建中的缺席是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术期刊要实现转型,就需要完成从内容到传播平台的重构。[3]

       (二)关于青年研究的历史范式

       2017年,田杰关于青年历史研究的学术通信在《青年学报》连续推出,谢昌逵老先生的著作《青春奥秘:青年的历史存在与社会角色》出版,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年研究的历史视角的关注和讨论。《青年学报》在2017年第4期策划了“阅读青年:青春奥秘的历史解读”专题。过去人们仅把青年的历史研究看作是青年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倡导历史视角的学者看来,从人类文明的源流中透视青年,透过人类文明的进程追寻青年发展的足迹、理解青年的价值和本质,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从青年的历史存在探讨青年,与从青年的现实存在探讨青年,应该是齐头并进的。[4]与此同时,关注中国青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并从中外思想史、社会史的比较研究中汲取青年研究新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是中国青年研究走出碎片化、平面化、功利化等流弊与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5]学者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青年研究历史范式的路径,如需要深入研讨“青春期”与“青年”概念的关系、“族类的青春化”、青年史研究的逻辑起点、青年是否“全称判断”,等等。[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