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18)02-0040-07 从德行论的角度看,郭店楚简的出土,为孔子死后一百余年间的儒家思想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揭示了孔子到孟子之间的儒家德行论的多样开展。其中最重要的文献,当然是《五行》与《六德》。郭店楚简的《五行》篇是马王堆帛书《五行》篇的经部,而马王堆帛书《五行》篇是说部,对这两部文献我已有专书研究,故本文的重点不放在《五行》,而放在《六德》,把《五行》作为讨论《六德》的参照。① 《五行》篇中的所谓“五行”,就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此处的“行”即是“德行”。把仁、义、礼、智、圣作为德性之目,并非本篇作者的创见,此五种德行已经散见于春秋至孔子的德行论。但若分析起来,亦不简单:首先,此五者在孔子以前并没有连用的例子;其次,仁、义、智三者在春秋至孔子的思想中都作为德行之目出现过,但“礼”在孔子以前并未作为德行的概念,“礼”在春秋时代不是德行,而是社会文化的基本规范;至于“圣”,在春秋时代亦非德行之目,而指能力的卓越,亦属很高的智慧和境界。而在竹简《五行》篇中,仁、义、礼、智、圣五者不仅连用,而且都作为德行,这与春秋时代是不同的。还应当指出,在中国古代,“德”有时是指德行,即道德行为;有时是指德性,即道德品质或道德本性。其具体意义要在文本的脉络中确定。 竹简《五行》的第一个特色是把“行”与“德之行”加以区分,行即是一般的德行,即道德的行为,侧重于行为的实现;而“德之行”虽然也是德行,但这是指从内心之德发出的道德行为,故称“德之行”。一个人做一件道德的行为,但不一定是出自道德的动机,不一定出自其内在的品质德性,这只是行;只有出自道德动机、出自内在的仁义礼智圣而做出的仁义礼智圣行为才是“德之行”。内在的仁义礼智圣是德性,发形于外的行为是德行,所以竹简五行的作者显然很重视德性对行为的内在动力作用、重视区别行为的内心动机。一个行为如果发自于内心之德,才是德之行,用竹简作者的话,即“形于内谓之德之行”。如果一个行为不是发自于内心之德的自觉要求,那就只是一般的行,故说“不形于内谓之行”。 因此,就行为来讲,仁义礼智圣五行是五种行,也是五种德行。可以分别称为仁行、义行、礼行、智行、圣行。但只有发自内心的仁德之行、义德之行、礼德之行、智德之行、圣德之行,才是“德之行”。可见作者建立了两种德行的概念,一种是一般道德行为,一种是发自德性的道德行为,于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不仅是行德、有德行,而且其德行都是发自于内心的德性,故云“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② 所以《五行》篇的特色是关注德行的内在面和普遍性,而没有从德行的内涵定义和阐发入手,也说明在仁、义、礼、智、圣的基本定义上此篇并没有与前人不同的理解。 竹简《五行》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不仅区分了“行”与“德之行”,不只要求仁义礼智圣五行应当发于内心,而且追溯或力求阐发“德之行”是如何“形于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即一个德之行如仁,是如何从最原初的“仁之思”开始,在内心逐步发展、逐步明朗化、逐步向外在的行为发展的具体过程。竹简《五行》篇对此的描述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范畴,为此作者建立了诸多从“几”到“发”到“形于外”的心理阶段的概念。 在内在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五行》篇所提出的道德心理学的概念,多属情的范围,虽然不是发作完整的情,但它所说的悦、戚、亲、爱的过程,从不强烈、不显著到强烈、显著,把这些情意范畴作为德性的显发和德行的根据,关注意向性心理状态和意向性心理过程,这在思想史上是少有的。《五行》篇的作者不仅强调德行要发自内心,着力描述了德行发形的内在过程,而且重视从内在的意向性活动发形于外的种种形式,如玉音、玉色,玉色是指内在的意识情感发形为容貌颜色,玉音是指内在意识情感发之于声音之容。这也是很有特色的,合乎礼乐文化既重视行为又重视仪容的文化特性。也说明早期儒家的德行伦理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看,《五行》篇的这种思想表示出,在《五行》篇的作者看来,仅仅关注行为,或仅仅关注品质,都是不够的,儒家的德行论,在《五行》篇的意义上,是主张全面掌握从内在品质发为外在行为的整个过程,是对“德—行”的全面刻画。这是与目前西方复兴的德性伦理学专注内在德性的立场有所不同的。 作者不仅提出了较“行”为高的“德之行”,而且还提出了德行之“和”的问题,这里的和即协和、配合。如果诸“德之行”未能达到协和配合,那就只完成了善,而没有完成德。 《六德》是郭店楚简中另一篇突出“德”的篇章。与五行篇倡言“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不同,六德篇主张“圣智仁义忠信”六种德行。从德目表来说,六德的排列次序中,圣智置于前,与五行篇的排列次序中仁义置于前,便不相同。同时,六德中的圣、智、仁、义,在五行篇的五行中都有,但五行中无忠信;五行中的仁义智圣,六德中都有,但没有礼。五行篇不以“圣智”对举,而在次序上多为“智圣”。可见,五行与六德根本是两个不同的德目体系。从一般的知识来看,“忠信”是春秋时代的普遍德行,而“礼”作为德行则不能早于子思孟子时,故由此观之,六德应早于五行,是孔子第一代弟子子贡、子游氏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