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道义性社会认同

作 者:
江畅 

作者简介:
江畅,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 430062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其的支持与共享。现代公民对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作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看它是否有道理和是否公正,据此可以把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区分为合理性认同和道义性认同两个基本方面。合理性认同是人们因为认识到核心的或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具有充足的理由而认同它,源于其内容的说服力。道义性认同源于国家治理公正性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良效),即人民所体会到的国家对社会资源与公共利益的公正分配。道义性认同更多地取决于公众对国家治理结果的公正性和良效性的感知、领悟和理解,不同于依赖理性分析的合理性认同,且在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加大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性认同与道义性认同的力度,使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内化为人们的信念、品质和准则。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7 期

字号: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为“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前提是要使核心价值观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党全社会掀起了持续不断的学习、宣传、教育、贯彻热潮,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其“落细落小落实”。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尚未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因而仍然是党和人民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关注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①的社会认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因素,而合理性认同和道义性认同是其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其中,道义性认同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着眼于当代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问题,讨论其合理性认同和道义性认同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具有启示意义。

       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问题的凸显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一直都存在。记载中国远古尧舜时代至西周历史事迹的典籍《尚书》,就有许多反映中国文明社会早期重视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篇章。该书开篇就有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尚书·尧典》)的说法,意思是尧帝发挥他的大德,使各个氏族都和睦相处。这实质上是以三代所崇奉的德性力量作为感召天下的核心价值,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认同。商之老臣伊尹在告诫商代第五代王太甲时说:“惟德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知同事,罔不亡。始终慎厥与,惟明明后。”(《尚书·太甲下》)讲的就是统治者如何通过实行德政来治理天下,实现百姓归心。自春秋时代开始,核心价值观(常常体现为统治者的治国理政意图)的社会认同问题受到高度重视,诸子百家争论的焦点就是应以何种价值立场治理天下,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讨论的就是如何使当时官方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即儒家思想得到社会认同。

       从西方历史来看,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也同样存在。被誉为“希腊圣经”的《荷马史诗》,所记载的习俗体现的就是古希腊“英雄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通过以盲诗人荷马为代表的民间行吟歌手的广泛传播,得到了后来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各国的广泛认同。其影响之大、之深,以至于德国古典哲学大家黑格尔称“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②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及其教会之所以能够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圣经》表达的一整套基督教核心价值观通过耶稣及其使徒的传播和基督教会的宣扬而逐渐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虽然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始终存在,但除了社会大变革时代或本土价值观受到外来价值观的严重冲击之时,这个问题通常并不十分突出,也没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在中国西汉以后两千多年,儒家价值观在传统封建社会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中世纪基督教价值观在欧洲的核心地位也持续了一千多年。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无疑十分复杂,但其中有两个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

       其一,传统社会基本上是一种个体没有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社会。除了战乱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基本共同体的社会通常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个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而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尚书·洪范》)这也许就是对传统社会中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典型表达。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结构中,社会要求个体把整体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个体也大多主动把社会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而通常没有、事实上也很难形成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一般不会发生个体是否认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其二,无论从中国还是西方历史来看,传统社会的种种不同形态大多具有专制的性质,③通常不容许有与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性质不同的价值观存在,统治者甚至对这些价值观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西方中世纪针对异教徒的宗教迫害,都颇具代表性。统治者不容许人们有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言行,说到底是为了维护这种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与此同时,统治者对那些心悦诚服地认同并自觉践行其核心价值观的人给予奖励,中国传统社会的“举孝廉”、“立贞节牌坊”等措施就对人们自觉认同其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些有力的保障措施,加上社会封闭和信息传播不发达,使得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发生认同危机的几率较小。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说是现代化运动的后果之一。现代化最初发源于近代西方,西方现代化的最初目的是力图把个体从封建等级制和专制的束缚、统治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体虽然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和专制的统治,却又受到了资本力量的控制,个体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但总体上,现代化运动是个体主义运动、自由主义运动,其实质是个体争取解放和自由。从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角度看,现代化运动一方面使个体从传统社会中整体的一部分转变成了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个体从传统的专制统治之下解放出来,成为自主的主体,社会主体由过去的一元走向了多元,除了国家,人民、社会组织等也成为了社会主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价值观多元化、相对化的新社会格局。当代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问题的凸显正是价值观多元化、相对化的体现或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