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思想界围绕法兰克时期的政治体制爆发了一场大论战。论战双方通过对法兰克人入主高卢地区的方式、建立的政治制度等史实的考证和论辩,借古论今,为不同的政治立场与政治诉求寻找历史依据,渐渐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即贵族论(thèse nobiliaire)与王权论(thèse royale)。这场借历史之名展开的论战,最终在第三等级加入之后,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以马布里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取代了前两派,成为论战主角,而论战自身则以诉诸理性(raison)与公意(volonté générale)、抛弃历史而告终。 这场论辩涉及18世纪法国政治文化转型、启蒙时代历史编纂学、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来为西方史家所关注。巴尔赞的《法国种族》是较早的一部研究成果,但缺乏系统性,忽视了革命前第三等级的论述。①卡尔卡松讷的《孟德斯鸠与18世纪法国政体问题》过于强调孟德斯鸠在论战中的作用,忽视了马布里和塞日等人的贡献。②格雷尔则仅把论战归为历史编纂学范畴之内,疏于分析历史论战与政治思想以及政治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③维尔纳致力于早期历史的研究,关注的是后世如何评述法兰克人征服这一事件,他撰写的多篇文章厘清了有关该问题的谬论与偏见。④贝克借用人类学家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以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观点,分析历史论战中有关争夺合法性的问题。⑤尼科莱从文化史角度分析该论战在建构国家认同中的作用。⑥而另一位法国学者圣-维克托意在借此问题挖掘法国式自由主义的根基。⑦上述研究各有侧重,但都对该论战的史学叙述内在变化关注不足,更没有细致分析理性与公意话语如何进入历史叙述并最终消解历史本身的问题。本文先简述18世纪中期之前关于此论题的讨论,进而结合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历史背景,对论战进行详细解析,尝试回答诉诸理性、抛弃历史的激进观点如何从一场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论战中脱胎而来,为更完整地理解启蒙运动提供新的视角。 一、历史论战的缘起 16世纪,受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影响,法国学者开始以历史批判视角撰述法国国家起源。在此之前,学者普遍相信,法国人是法兰克人的后裔,而法兰克人则是特洛伊人的后裔,他们在普里阿摩斯的儿子法兰克斯带领下,逃离特洛伊,经多瑙河,抵达莱茵河边的日耳曼地区,最后在法兰西地区建立了他们的国家。⑧所以,当时对法国历史的叙述,大多从普里阿摩斯或赫克特讲起。⑨尽管这种充满神话色彩的历史记述一度发挥过提升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宗教战争的破坏,王国的统一需要更为坚实可靠的认同基础。⑩正如当时人文主义者勒卡荣大声疾呼:法国人,你们在你们自己的历史中拥有足够的范例,而无须在希腊罗马的历史中搜寻。(11) 在一个灾难频仍、内战不断的时代,以帕基耶(12)和霍特曼(13)为代表的史学家对法国民族的诞生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身于法国古代体制及法律的相关研究。他们大多为司法界人士,比较关注法律的本质、法律与国家历史及当下公共事务的关系。(14)这些学者指出,体制和法律的力量来自于它的古老和连续性(ancienneté et continuité)。帕基耶在《法国研究》(1560)中抛弃了当时依然很流行的“特洛伊起源说”,(15)首次将高卢人作为法国人的祖先,(16)认为法兰克人的征服对象是高卢地区的罗马人,并非高卢人。因而也就不存在将高卢人贬为奴隶一说。所以,法国贵族应该既来源于法兰克人,也来源于高卢人。(17)与此同时,他强调高等法院在历史上对于限制王权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国王与人民的纽带,整个法国的伟大依托在这一公共策略之上”。(18)霍特曼则看重古代三级会议的历史渊源,强调人人都尊重“全民同意的法律”才是治国要诀。(19) 因此,这些早期的法学家们关于法兰西起源问题的探索,多少都带有立宪主义的色彩。他们“要求回到一种比较传统的,因而也较少专制的立宪主义”。(20)但时代又促使他们努力思考如何在合理限定王权的同时又能达到国家统合、消除纷争的目的。于是,在整个16世纪,即便存在着对王权扩张的种种质疑,但归根结底,几乎无人对王权至高无上的合法性提出根本性怀疑。如《法国研究》全书都体现出帕基耶对法国国王的尊敬;霍特曼也不强调法兰克人和高卢人的区别。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君主制和法兰克人的过去联系起来”。(21) 在17世纪,上述倾向被进一步强化,有关国家的历史叙述成为神化王权统治的工具。当时的御用史家一味讴歌君王的丰功伟绩。(22)卷帙浩繁的史书被称为“宏大历史”(grandes histoires)。这些著述辞藻华丽,内容却千篇一律,往往以法拉蒙德开篇,讲述王位如何经克洛维,传至查理曼。它们传递了共同的观念,即未曾中断的历史证明了君权的合法性,当下的法国制度便是起源时代政治体制的完美延续。(23)颂扬君主制成为官方主流的历史哲学,并为国家起源的历史叙述提供了统一的认识框架与解释范式。 然而在路易十四统治末期(1680-1715),连年战争加之天灾,使得民不聊生,太阳王的光辉逐渐黯淡,正统的政治原则与国家记忆受到侵蚀。思想界掀起一股被学界称之为“反绝对主义”的热潮,历史叙述转而成为批判时政的武器。(24)费奈隆主教主张,历史研究应以了解社会政治的转型为主要任务,只有具备了这种历史知识,才不会误将路易十四的王政视为完美的、天经地义的制度。(25)有关政治制度和国家构成的历史研究,一时间成为各主要学院和私人沙龙热议的焦点。1692年,卢森堡一次盛大研讨会的主题即“法国最初几届三级会议的结构与成员”。(26)追溯法兰克时期法国的政治社会是理解与反思当下的主要手段。从遥远的年代中,思想家挖掘出一套逝去的古典政体。这套政体被视作法国公法与政体合法性的根源。他们认为一切时弊的根源就在于背离了古典政体。对绝对君主制的质疑便从法国民族起源的历史研究中获取思想与话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