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蓬勃发展。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2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其中:B2B市场交易额为16.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4%;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为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1%;生活服务电商交易额为97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高达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快递业务增量突破100亿件,达106.1亿件;用户使用频率增加,快递日均服务人次超1.7亿,年人均快递使用量比2015年增加近8件①。正是电子商务的推动,中国快递业才得以飞速发展;正是快递业的支撑,电子商务行业线下的商品配送才得以保障。然而,在中国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发展迅猛的背后,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电子商务而言,商品假冒伪劣、售后服务等问题屡见不鲜。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发货问题(13.27%)、物流问题(9.57%)、客户服务(9.48%)、退款问题(8.42%)、退换货难(7.93%)、虚假促销(7.46%)、商品质量(6.82%)、疑似售假(5.85%)、货不对板(5.34%)和信息泄露(3.78%)是“2016年度全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被投诉问题”。就快递业而言,消费者时常反映货物破损、货品缺少,甚至有些快递作业人员暴力分拣。据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年消费者快递服务申诉1250445件,其中快递延误申诉75588件,快递丢失短少申诉52838件,快件损毁申诉22940件。除此之外,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发展速度不一致、步伐不协调也制约着两者的协同发展。深入研究中国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协同关系,对促进“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研究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的文献较少。Cho、Ozment和Sink[1]通过数据测试证明了物流能力对电子商务的运行绩效具有促进作用;Tang和Deng[2]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网购对快递业发展的影响机理;韩瑞玲、佟连军和宋亚楠[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中国网络购物与快递物流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99-2008年中国快递物流对网络购物发展的作用;陈宾[4]采用熵值法计算了电子商务综合发展指数和快递业综合发展指数,进而利用计量经济学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与方差分解深入研究了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长期作用关系;刘丹和卢伟伟[5]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以及评价两业有序度的指标体系;武淑萍和于宝琴[6]根据协同学序参量原理,构建了电子商务与快递服务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曾佑新和聂改改[7]根据2008-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数据,建立了两者的距离协调度模型;黄丽烨[8]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例,建立了网络购物与快递的耦合关系模型,从空间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毕克新和孙德花[9]、Xu和Cheng[10]以及Feng等[11]分别运用协同学理论在产品创新、区域科技创新以及铁路重载运输等领域进行协同度测评。 上述研究都是利用单个系统指标分别对电子商务与快递系统进行研究,从而计算电子商务系统与快递系统的有序或关联度,再计算两者复合系统协同度,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分别计算两个系统的有序或关联度才能判断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的发展情况,不利于管理者做出发展决策。鉴于此,本文采用能够反映两者协同发展的指标评价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由于评价指标大多是定性指标,不易准确衡量,因此本文采用模糊集合理论计算实现概率。另外,各指标值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为避免指标过于主观或客观,本文采用熵权法进行模型构建。 本文从定量分析两者的协同指标的角度研究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复合协同,通过模糊集合理论和信息熵法构建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利用熵权法对电子商务和快递子复合系统各协同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从而对电子商务与快递系统协同与否进行衡量与协调。电子商务与快递协同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不仅有助于两者协同研究的进步,更有助于管理者对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发展进行决策。 2 模型构建 2.1 协同度模型构建 本文在构建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子系统序参量指标时考虑科学性、合理性等原则,在借鉴王真[12]构建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反映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的指标,从战略、战术和运作三个层面构建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复合系统协同评价指标。 战略层面上的协同,用战略目标协同性、管理与文化相容性和协同风险防范机制三个指标衡量。战略目标协同性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战略发展目标上的一致性或协同性,包括发展目标和市场目标;管理与文化相容性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上相似的程度,包括协同管理水平和协同观念;协同风险防范机制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风险防范上的合作程度,包括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 战术层面上的协同由信息共享、合作协同和资源整合三个指标衡量。信息共享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信息交互利用的程度,包括需求信息和运输信息的交互程度;合作协同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完成客户订单时的衔接程度,包括部门对接和员工对接的程度;资源整合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对资源的共同开发程度,包括资源互补和资源共享两个方面。 运作层面上的协同由奖惩制度一致性、规范协同和服务协同三个指标衡量。奖惩制度一致性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对完成客户订单的员工进行奖惩上的一致性,包括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两个方面的一致性;规范协同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售后服务认知上的相同度,包括退货规范和理赔细则两个方面;服务协同体现的是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在为客户服务时的合作程度,包括服务一体化和服务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