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春凯,彭华民,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李春凯,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公共卫生研究;彭华民,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

原文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尚存学术争议,学界对留守儿童群体的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文章基于社会因果论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江西省修水县625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验证贫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贫困程度较高,多维剥夺现象严重;贫困对留守儿童的消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健康均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程度有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年级差异,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提升贫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505(2018)01-107-12

       DOI:10.14134/j.cnki.cn33-1337/c.2018.01.012

       一、研究背景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后,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等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兑现保护和保障儿童权利的承诺,一系列与儿童保护和儿童发展有关的政策的出台挽救了成千上万儿童的生命,改善了儿童的生存环境,使得数百万儿童从中受益。当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通过各方努力,各国在儿童的生存和教育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仍有无数儿童面临生活困苦的未来,他们无法实现权利,无法发挥自身潜能。2016年10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世界银行发布的“解决极端贫穷问题:将目光聚焦在儿童身上”报告指出,全世界大约有3.85亿儿童生活在极端贫困环境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指出:全世界儿童中,最贫穷的儿童在五岁前死亡的概率是最富有的儿童的1.9倍,全世界有将近2.5亿贫困儿童没有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反映了目前世界范围内贫困儿童的生存概况,但在翔实的数据背后,我们更应该关注贫困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对于儿童而言,贫困不只是金钱的问题。他们经历的贫困,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就学机会[1-2]、营养健康[3]、医疗服务[4]3等。贫困会对儿童造成多维度以及持续性、长期性的侵害[5-6]。生活在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儿童经历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严重匮乏,贫困儿童的生存环境恶劣,食物、教育资源、医疗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应不足,疾病、饥饿与死亡的威胁主宰着他们的生命[4]4。近几十年来,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多国研究人员以及决策者的广泛关注[7-8]。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认知及情绪领域。儿童时期经历的贫困对于个人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有着持续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的认知能力结果、社会性与情绪性行为问题、低自尊、焦虑、抑郁等方面[9-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了史无前例的人口流动大潮。但受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大量留守儿童依旧生活在农村地区,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11]。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据此定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大约为902万。因而,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较为庞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实施,部分农村地区家庭改变了贫穷的生存状况,但在我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仍然生活在贫困的家庭环境中。因此,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支持和帮助。当前中国儿童社会救助政策的救助对象主要针对孤儿、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的儿童群体,而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较少。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在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心理健康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困境。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中国内地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多维剥夺概况,探讨贫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影响及其程度,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项目与服务提供实证依据。因此,开展贫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文献综述

       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始于美国大萧条时期Glen Elder在美国奥克兰开展的对儿童成长的跟踪研究。在其出版的《大萧条时期的儿童》一书中,Elder详细描述了经济困难对儿童方方面面的影响,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行为问题等[12]。自Elder的研究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贫困对儿童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包括:健康问题[13-14]、教育[15]及心理健康问题[16]。相关研究表明,贫困与儿童的内在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17]、抑郁[18]、自尊[19]以及其他情绪问题[20]等)显著相关。例如,Bearing等学者利用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收集的1364名儿童3年来的追踪数据,分析表明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家庭收入降低,儿童认知发展结果变差;家庭收入提高,则能增加儿童的认知发展结果[10]。Ashiabi的研究发现,贫困对儿童的社会情绪适应也具有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贫困易使儿童的同伴关系受损,更容易出现低自尊、焦虑、抑郁等问题[9]。著名心理学家Mcloyd的研究也发现,家庭贫困的儿童较容易出现孤僻、自卑、冷漠等多种精神障碍,同时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20]。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在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上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贫困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并无显著影响。例如Mayer的研究发现,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显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这是因为与儿童息息相关的父母亲的特性是不可测量和难以改变的,改变低收入家庭父母亲的收入是难以改变儿童父母亲的特性的,因而不太可能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21]。Twenge和Nolen-Hoeksema等学者用荟萃分析(meta-analyse)的方法对310名儿童样本的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与儿童抑郁得分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22]。而Gyamfi的实证研究则进一步检验了贫困与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贫困与儿童的情绪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中的儿童更有可能得到较少的公共服务,接受较少的教育,因而面临较多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23]。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在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然而中国内地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中国学者关注和研究较多的是贫困对儿童生理需求的满足[24]、留守儿童的健康现状[25]等,但贫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未引起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足够重视。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也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大多为文献整理、政策描述,真正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较为稀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