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学勃兴的新机遇 2015年7月,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4月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2]。”中共中央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3]”。上述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为我国青年学的勃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意见》提出的加强群团工作学科建设,落实到共青团,首推的当然是青年学。共青团工作的对象是青年,做的就是团结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工作。在共青团95年的工作实践中,对于如何认识青年,如何对待青年,如何促进青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何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充分发挥青年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由此升华的理论,有了加强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扎实根基。共青团还有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青年院校和科研机构,有一支雄厚的研究青年学的科研队伍和力量。现在是已经到了推进青年学学科建设的大好时机。 《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发布的第一部青年发展规划,对促进我国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发挥青年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生力军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把“加强青年学研究”列入这部国家级的规划,是党和政府对这门新兴学科的充分肯定,是对全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是落实《规划》不能或缺的理论指引,更是对青年学学科建设的有力推进。通过加强青年学研究,为实施《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实现《规划》的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必将大大提高实施重点项目和实现发展目标的科学性和成功率,而我们又可以从实施重点项目和实现发展目标的实践经验中,提炼青年发展的新原理,滋养青年学的理论内涵,完善青年学的理论体系。实施青年发展规划与加强青年学研究这种互为促进的逻辑关系,为青年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丰富与完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加强青年学研究,还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新任务。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他还特别突出提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4]。”青年学正是一门对促进青年一代全面发展和提高青年工作科学性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必将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突破点做出理论贡献,同时又推动青年学学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青年学30年发展的再前进 面临如此良好的发展机遇,青年学研究应当怎样加强?科学技术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都是经由一代又一代人的持续努力,一步步地走向丰富与完善的。青年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一样,都要有一代又一代人承前启后的持续努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5]。”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承前启后的过程,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无例外。当今加强青年学研究,也需要有“世代的依次交替”,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所以,现在加强青年学研究之道,不是割断历史的重起炉灶,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以往的青年学研究,并在已有的基础上求得新发展。因此,就有必要对我国青年研究的历程,尤其是青年学学科兴起的历程,有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1.青年研究学科建设的初探 我国的青年研究始于何时?目前的研究都是以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刊为起始,至今有102年的历史,但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对青年研究学科化的研究,最初的探索是研究共青团,研究以青年为特定工作对象的共青团工作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共青团中央就对中央团校提出了研究共青团工作理论的要求,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团校校长胡耀邦十分重视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极力倡导在教学和科研中钻研共青团的学问。为此,中央团校于1955年设置了青年工作教研室,有组织地强化了共青团工作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团校更开设有“青年与青年特点”的专业课,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深化对青年全面系统的研究。历经20余年教学与研究的积累,笔者在多年讲授“青年与青年特点”课程的教学讲义基础上,于198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结集出版《青年特点与共青团工作》[6]。这是笔者研究青年的第一部专著。这部著述,从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期的本质特点、青年期的生理特点、青年期的心理特点、青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的特殊利益和要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青年和青年特点,并对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中央团校教育正规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于1983年开始举办纳入国民教育具有大专学历的大专班。中央团校大专班开设的专业课教学的教材需要,促进了共青团工作理论的学科研究。笔者与多名学者集50年代以来教学与研究的理论成果,着手编写《共青团工作理论》教材,并于1984年在北京召开首次全国共青团工作理论研讨会,开启了向学科化发展的进程。当时也有学者主张将这一部教材冠名为“共青团学”,但笔者与其他撰写者认为,学科建设还属初探,以缓称“学”为宜,故而,由笔者主编的这部教材于1985年1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仍定名为《共青团工作理论》[7]。这部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概念、青年特点、青年观、青年需求、青年教育以及青年运动和共青团运行规律,所做出的理论解析和体系构建,提升了专业课教学的学术水平。在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上,这也是一次具有尝试性的探新,并为青年研究向更高层级——青年学发展,积累了学术攻关的经验,打下了学科创新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