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尔斐近邻同盟看希腊城邦的政治博弈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爱礼,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近邻同盟是一种以宗教为纽带的联盟,主要处理与圣所有关的事务。古希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近邻同盟是德尔斐近邻同盟,它起源于古风时代早期,消亡于罗马统治时期。德尔斐近邻同盟在古典时代异常活跃,当时发生的诸多事件都与之密切相关。它与希腊古典时代的城邦政治保持着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为城邦间的政治博弈提供了一个政治舞台,另一方面城邦间的政治博弈有时会引发同盟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动。公元前5世纪时德尔斐近邻同盟议事会中各邦尚处于平衡状态,不过这种平衡状态到了公元前4世纪时被打破,同盟成为大邦操纵的政治工具。这期间,同盟的第三次神圣战争也改变了希腊的政治格局。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54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18)02-0088-09

       近邻同盟(Amphictyony,古希腊语为)是一种以共同的宗教圣所为中心而结成的部落、族群或城邦联盟,负责管理圣所事务,兼而处理成员之间以及同盟与外部的关系①。一词来源,此词在古典文献与铭文中有“居住在附近的人、相邻的邻居、近邻同盟各成员的代表”②的含义。最初,一词特指以安泰莱的德墨忒尔神庙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为仪式中心的近邻同盟③,后来该词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泛指那些具有特定仪式中心的宗教性组织。古希腊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个④近邻同盟,分别是:德尔斐近邻同盟、以彼奥提亚的波塞冬神庙为仪式中心的翁切斯图斯近邻同盟⑤、以萨诺尼卡湾附近的波塞冬神庙为仪式中心的卡拉卢利亚近邻同盟⑥、以提洛岛的阿波罗神庙为仪式中心的提洛近邻同盟⑦、以米卡列的波塞冬神庙为仪式中心的帕尼欧尼翁近邻同盟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德尔斐近邻同盟,它起源于古风时代早期,消亡于公元2世纪,存续了近千年之久。它在地理范围上涵盖了中部希腊、优卑亚半岛、阿提卡半岛、伯罗奔尼撒半岛等地区。

       德尔斐近邻同盟之所以在古希腊世界享有盛名,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以古希腊最权威的神谕发布地——德尔斐神庙为中心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个同盟的成员几乎包括了当时希腊世界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希腊城邦。他们既是同盟的成员,也是竞争的对手。斯巴达、雅典、底比斯以及后来兴起的马其顿王国都曾力图控制近邻同盟,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德尔斐近邻同盟内成员的合作与斗争实际上就是古希腊城邦之间政治博弈的反映。

       一、同盟性质的演变:从部落宗教组织到城邦政治联盟

       德尔斐近邻同盟最初是一个建立在共同的宗教信仰与仪式基础上的宗教组织,以安泰莱的德墨忒尔神庙为仪式中心。同盟最初是由10个⑨或12个⑩部落组成。尽管成员部落大小不一,但地位上平等,在近邻同盟议事会中拥有同等数量的代表席位。同盟管理着共同的圣所,成员一同举行祭祀神明的宗教活动,还承担着调解成员纠纷的职责,并在此过程中衍生出一定的政治特性。

       随着城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些部落出现了一些典型城邦,例如伊奥尼亚部落的雅典、希斯提埃亚城邦,多利亚部落的斯巴达、米特罗波利斯城邦等。这些部落在近邻同盟中拥有的代表席位便转移至典型城邦。城邦在向近邻同盟议事会派遣代表时仍强调自己的族群身份,这从公元前4世纪的文献与铭文材料中可以得到印证。例如这一时期的铭文记载了“来自多利亚人城邦米特罗波利斯的代表Nicon”(11)。其他部落在派遣代表时则直接冠以部落的名称。从现有资料来看,成员部落的典型城邦在同盟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古典时代同盟的成员经历了两次变动,一次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德尔斐人加入同盟;另一次则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佛西斯人被同盟开除,马其顿人加入同盟。希腊化时代至罗马统治时期,同盟的构成多次发生变动,佛西斯人曾一度恢复成员身份,埃托利亚人于公元前3世纪加入同盟。

       同盟在古典时代已形成议事会、代表制度、官员等一套完备的内部机制。当这套机制正常运行时,同盟便可以有效地发挥宗教、司法、经济等职能。同盟的内部机制与城邦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可能是吸收、借鉴了成员城邦的某些制度。这也反映出德尔斐近邻同盟与希腊城邦制度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议事会是同盟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颁布法令、制定决议、仲裁纠纷等事务。议事会于每年春秋时节召开,春季会议在德尔斐召开,秋季会议在温泉关召开。不过有时也会召开临时性的会议,处理一些紧急事情。议事会中一共有24个席位,每个部落享有两个席位(12)。部落的席位在内部的城邦间分配,有些部落的席位长期为某一城邦占有,而有些部落的席位则由数个城邦轮流分享。根据史料的记载,同盟议事会召开时首先举行对神的祭祀,之后商讨重要的事情,听取部落城邦的决定后才作出最终的决议。此外议事会还扮演着法庭的角色,仲裁城邦间的争执、审判宗教案件。

       代表制度是同盟的一项重要制度。城邦根据自身占有的席位数,向同盟派遣相应数量的代表,这些代表组成了同盟议事会。城邦在同盟议事会中掌控席位的多少,能反映出它在同盟中影响力的强弱。城邦派往同盟议事会的代表有两种:希耶若姆那蒙(Hieromnemon)与皮拉哥瑞(Pylagori)(13)。其中希耶若姆那蒙是城邦的正式代表,在议事会中享有表决权。皮拉哥瑞则是另外一种代表,常扮演正式代表参谋的角色。这两种代表的任期和产生方式则因城邦、部落而异(14)。代表不仅是城邦与同盟的联络者,还是同盟的官员。根据近邻同盟的法令,他们需要履行一定宗教、司法职责,否则将会受到惩罚(15),因此代表们大都认真履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