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价值意蕴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晓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青年教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体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国家治理、邦国交际等方方面面。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具有支撑民族独立、维系民族团结、提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意蕴。中国精神传统基源的现代转化与价值意蕴的深度开掘,要求不断培育和养护共有的精神家园。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8)02-0004-04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经过文化积淀和实践塑造而体现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中国精神,并赋予其深厚的传统基源与丰富的价值意蕴。

      一、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P100)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体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涉及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国家治理、邦国交际等方方面面。

      1.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体现于个人修养。个人修养是个人修身养性所达到的一种思想和精神境界。古人历来重视个人修养,并将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都是中华民族历来在个人修养上的重要内容,这些个人修养的内容虽然具体体现在外在的言行举止,但是更为强调深层次精神世界的意义。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在个人修养上主要表现为重义、崇志、贵直等。重义是注重公正、正义等,古人修身,尤其重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修身,首推以义,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准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舍生取义”是孟子的价值标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志”是志气、志愿、志向等,是追求理想和实现目标的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就是一种志。只有树立人生志向,才能做成大事,有所成就。古人向来崇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明代大儒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六,《立志》)。贵直是以正直不阿为贵。春秋时期,祁奚荐贤的故事被人称颂,流传成为千古佳话,祁奚先后推举自己的杀父仇人和自己的儿子为官,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充分体现了古人修身的以直为贵。此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志气与“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都是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在个人修养的体现。

      2.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体现于社会交往。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说明了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都要同他人进行或多或少的交往,这就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主要是待人接物,与人交际,处理关系和事务。“诚信”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当代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诚信”和“友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样是古人进行社会交往的指导原则,两者分别是古代语境中“信”和“仁”的现代释义。中国传统文化中“信”和“仁”集中体现了古人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精神的优秀传统。“信”即信誉、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推崇“言必信,行必果”,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立木为信;秦末的季布诚信重誉,一诺千金。“仁”的内涵丰富,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仁”最基本的含义即为爱人,在人际交往之中要常怀爱人之心、同情之心,要诚信待人、知恩图报、谦逊待人、与人为善、宽容待人、助人为乐。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仁的实质就是和合、修睦、爱亲人、亲大众,增进人际和谐。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古人在社会交往中注重精神意义的优秀传统。

      3.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体现于国家治理。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与社会交往等人的层面,而且体现在国家层面,不论是在内部的国家治理还是在外部的国际邦交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国家治理是发挥国家的职能协调社会关系与矛盾,从而维护正常的秩序。国家治理是通过处理政务进而造福百姓,达到国泰民安,使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历代治理国家,追求“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就是说用德治来治国理政,就仿佛北极星一般,处在一定位置,其他众星都环绕周围。以德为政即以德来治理国家,强调“民为邦本”的百姓情怀和“清廉笃实”的治理作风。唐太宗常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引以为戒,正是用这种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为政之道,励精图治,才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中国历朝历代以清廉笃实为官的典范比比皆是,比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为康熙皇帝称赞“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还有广为流传,被世人称为“海青天”的海瑞等。此外,古人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来的大公无私、礼贤下士、选贤任能、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力排众议,除旧布新”等都是中国精神传统基源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