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协助库存转运:基于企业实践的创新方法

作者简介:
李荣,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等,E-mail:rli@nankai.edu.cn;刘露,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供应链转运和库存共享等,E-mail:liulu_77@126.com。天津 300071;郑晓娜,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等,E-mail:xzheng@gsm.pku.edu.cn。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管理科学

内容提要:

当企业面临资金约束、资源短缺和消费者需求不确定等不利因素时,库存共享和转运策略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研究大多关注零售商协商库存转运机制实施策略,忽略了高效实施传统机制的困难性,即零售商相隔甚远,缺乏信任,协商困难;零售商间私下窜货对供应商和供应链整体造成不利。  提出一类新颖的库存转运机制,即供应商协助转运机制,以突破现存转运方法的不足,从而为实施高效率库存转运提供新的依据。建立由单供应商和多零售商组成的多周期区域分销网络,并考虑零售商在周期初采取前瞻性库存转运;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刻画对应的优化博弈模型,并通过均衡分析得出供应链成员间均衡博弈策略;通过与集中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和最优决策相对比,以发掘库存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并提出供应商协助下的新型库存转运机制。从设计过程、实施流程、价格配置等方面对机制的规范实施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阐释,并辅以数值分析加以补充论证。  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零售商协商库存转运机制相比,供应商主导下的协助转运机制优势明显。供应商通过为零售商设置购买和卖出双向交易环节,使零售商在执行补货和清货策略时,同时实现供应链系统内部的库存共享;通过合理的批发价与购买价格和卖出价格配置,如采取随着市场库存整体剩余量增加而降低的转运价格形态,可以迫使零售商在制定最优库存决策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消除供应链系统内部双重边际效应,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达到集中式水平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完美协调。  提出一类更加易于实施和控制的新型库存转运机制,该机制的运用有助于实现各区域零售商间主动、高效且前瞻性库存转运,同时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化。建议供应商主动承担协助库存转运职责,同时摒弃传统常数定价机制,转而采取与零售商库存状态相关的批发和转运定价形态。  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管理者更加合理、规范且高效的开展库存管理,以及实施库存转运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的运营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伴随着企业分工的细化以及外包和离岸生产等新趋势,供应链复杂程度显著提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的失败。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高效科学的管理好、协调好整个供应链系统,增加其运作柔性,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1]。控制供应链成本、提升顾客满意度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库存成本是供应链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库存物品价值的20%~40%之多[2],而较低的库存又将导致顾客满意度下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造成库存难题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有效地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均表明,企业可以重新整合现有顾客市场,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协调、整合、配置和优化资源,从而提升绩效并建立竞争优势[3]。供应链转运和库存共享是实现资源整合、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一类重要且有效手段。转运是指货物从库存多余方转移至库存不足方,以实现供应链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完美协调下的库存共享(即独立的零售商们采取对整个供应链最优的方式协商转运)可同时为供应商及整个供应链带来库存汇集效应,既可以减少零售商库存量,节省生产和库存费用,加快企业资金周转率,又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顾客服务水平[4],同时可有效应对市场突发事件[5]。然而,库存共享若协调不当,也可能起到相反效果,令整个供应链损失惨重。本研究对多数实施库存转运的公司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目前主流的转运方式是零售商自主协商转运(retailer-negotiated transshipments,RNT),即各区域间零售商根据本区域市场中货物的余缺自己联系转运。这种转运方式有诸多弊端,首先,横向转运中各区域零售商相隔甚远且缺乏信任,导致零售商间协商转运难以有效实施。其次,即使协商转运成功,零售商与供应商动机不一致,其逐利行为也有可能令供应商蒙受损失。以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为例,虽然该公司为经销商提供的自主协商转运服务起到一定的正面效果,但由于各销售区域间价格差异,经销商间私下协商窜货形成的黑市给卡特彼勒公司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6]。可见,此类转运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供应链协调。面对企业界普遍存在的转运难题,学术界至今未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拟设计一类新颖的转运方式,以帮助零售商实现主动转运,同时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协调改进。

      1 相关研究评述

      发展现代流通业,提升它的竞争力,降低它的经营成本,不仅关乎中国流通业本身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且关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2]。实施库存转运是精益化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这种实践已遍及家电、服装、电子、食品、药物、机械等各个行业。而面对企业界普遍存在的转运难题,学术界至今仍未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梳理近年来有关供应链库存转运的相关研究,发现多数研究均局限于分析RNT机制,未能提出更为新颖的协调转运方案,以解决现有转运模式的不足。

      基于RUDI et al.[7]关于RNT横向转运机制的研究,学者们分别从库存合理再分配策略[8]、竞争市场零售商库存转运决策[9-10]、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转运策略[11]、转运分销系统优化设计[12]、考虑转运成本下的库存共享策略[13]、转运对消费者差异化服务影响[14]、转运网络稳定性分析[15]、电商环境下库存转运决策[16]、多周期和季节性产品转运决策[17]、转运在现货及期货市场中的应用[18]、转运应对供应中断[19]及需求中断[20]、市场需求满足率对转运的影响[21]等角度进行拓展研究,分析转运机制对相应情形下分散式供应链个体及整体效益的影响,上述研究均表明转运对供应链整体是有益的。

      分散式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加剧了双重边际效应,最终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损失,效率远不及集中式供应链,其整体绩效最多仅为集中式管理系统的70%[22]。然而,由于现实中企业相隔甚远,缺乏信任,分散式供应链成为现有主流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如何通过契约机制提升分散式供应链运作效率、使其尽可能达到集中式供应链收益水平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学者对RNT模式下的转运协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引入中立的第三方[23-24]、合理调控收益共享比例[25-26]、合理实施两部定价机制[27-29]以及合理制定批发价[30-31]和转运价[32]等策略均有助于实现供应链协调改进。

      上述研究均是针对传统的RNT转运机制展开的,RNT具有转运实施难、转运效率低等弊端,并局限于被动库存转运,即需求发生后实施紧急货物转运。显然,被动转运可能导致顾客流失、顾客满意度降低和企业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实践中如果能根据下一周期需求提前制定转运策略是更具前瞻性的,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滞后无法为现实提供更多指导。RONG et al.[33]考虑了一个允许零售商在第二周期初做前瞻性主动库存转运的双周期模型,并论证了存在转运价格能实现供应链协调。但他们并未说明何种价格,也未论证零售商是否接受该价格,同时与大多数研究类似,作者也未分析供应商的决策和收益情况。GLAZEBROOK et al.[34]进一步对被动加主动混合转运策略进行决策分析,研究发现采取混合策略优于传统的被动转运策略。但该研究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协调问题。

      有研究认为,供应商在供应链网络治理中起关键性作用[3-36]。不同于传统零售商管理库存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 inventory,VMI)是指直接由供应商管理供应链中的销售库存,该模式对于供应链运作效率提升作用明显[37]。实证分析表明,VMI的实施可使供应链库存水平降低7%,缺货率降低31%,库存应对能力提升9%[38]。对此,学者们分别从考虑库存限制及缺货损失[39]、信息共享[40]、易逝品[41]、损失规避[42]、第三方物流[43]、商业信用[44]等角度进行分析。虽然由供应商直接管理库存对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十分有效,但这类模式是基于供应链成员通力合作而完成的。当供应商和零售商分别从属不同企业且相隔较远,零售商很难将库存交由供应商直接管理,且总倾向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制定订货策略,VMI模式变得不再有效。因此,研究传统分散式库存管理模式下的转运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