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毕业时,谢菲菲因为找不到工作,在家“宅”了很久。后来她听取了闺蜜的建议,开始试着上直播。眼看粉丝越来越多,她索性辞去工作,专门在网上“授课”——在谢菲菲等网红的背后,聚集着数量众多的粉丝群体。他们认同网红的生活方式,并希望选择同样的方式生活。 从“趁家人不在的时候躲在卫生间里录视频”,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亲友特别是长辈的认可,谢菲菲付出了许多努力。在她看来,让自己变美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一起变得更好,是最让她开心的事。“我身边有个朋友之前对自己挺没信心的,有一次我帮她摘掉眼镜化了妆,告诉她上直播,结果她越来越有自信,自己以前从没有被这么多人关注过……” 像谢菲菲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国有40多万人。统计显示,北京地区的网络直播平台有100多家,全职主播约有7.6万人,其中2014年开始从业的人数占7.9%、2015年占18.7%、2016年占62.1%,从业人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调查显示,网络主播群体多为90后,60%以上的观众也是90后。网络直播是90后群体沟通交流和学习成长的重要互动方式,已成为90后的时代标签。 1 “草根青年”是网络主播的主力群体 与传统媒体主播相比,网络主播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客观条件来看,直播环境不拘束于充满镁光灯的演播厅,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只需要PC端或者移动端的支持就可以进行直播。从主观条件来看,网络主播的语言、面貌不需要具备专业主持科班出身的要求,只要有才艺有特色就可以吸引受众。相比于明星、网红的主播秀,普通人当主播的欲望更为强烈。网络主播没有特别的节目分类,内容具有随机性和生活化,具有明显的“草根艺人”“平民主持”的风格。 那么网络主播究竟是哪些人呢?他们的群体构成是怎样的?通过调查,课题组给网络主播进行了简单的画像。 从专业角度看,网络主播群体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主要包括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自由美术工作者、自由摄影师等文化领域新兴青年群体。调查显示,从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播所学专业看,艺术学专业的最多,占比38.7%;其次为管理学、经济学专业,占比分别为12.2%、9.1%;文学、工学、教育学专业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7.9%、7.1%和6.8%(见图1)。艺术类专业居多符合主播的职业需求,也反映了直播行业的供需关系。
图1 大专及以上学历网络主播所学的专业 从地域分布看,来自省会城区和直辖市区的主播占比均为14.2%,地级市区占比17.4%,县城及县级市区占比16.7%,乡镇地区占比13.1%,农村地区占比24.5%,来自县、乡、村合计占比55.0%。从这个维度看,网络直播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草根青年群体”上升通道的作用,为出身底层的文化领域新兴青年群体提供了新的上升空间和实现梦想的机会。 2 网络主播为什么受年轻人青睐 调查发现,网络主播多数是普通的年轻人。王锐2016年5月在快手上做网络主播,最开始的节目是唱歌和讲段子,无论是深情的歌曲还是搞笑的段子,都能赢得粉丝的掌声和礼物。就这样,凭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的粉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最开始的2000人,激增到70多万人。很快,王锐就成为家乡“名人”,街坊四邻、亲戚朋友都特别喜欢看他的直播。 网络主播给年轻人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在沟通互动和才艺展示中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认可,并在直播中不断完善自己。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主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网络主播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青年人个人世界建立和自我意见表达的内在需求,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意识觉醒已经到了新的阶段。 ——网络主播群体是伴随着中国个体化进程而产生的新兴青年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更加个体化的社会,而90后、00后正是最为个体化的一代。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唤醒了青年的个人意识,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放大了这种个体化的影响。在个体化崛起的过程中,青年人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中心已经从体制内的大型公共空间(如广场、礼堂、青年宫)转移到围绕某一主题的小型私密空间,比如密室逃脱、三国杀、穿越,以及想象的虚拟空间,如主播平台和直播间等细分场景。因此,网络直播的出现,实际上满足了当代青年新型的社会交往需求,即公开展现个人欲望、生活抱负、在想象的情景中面对面地沟通。青年在网络上建立起这样新型的交往空间,成本更低,更加便捷,也更为直接。 ——网络直播满足了青年人在陌生人圈层中的关系诉求。在一个高流动性和高度开放的社会,大多数社会互动都发生在互不相关的陌生个体之间,网络主播设置的场景恰恰满足了青年人在陌生人圈层中的关系诉求。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青年进入同一个直播场景中,在这里青年不必担心丢面子,而且能够找到自我定位的新方式。比如,饶舌青年可以找到自己展示的途径(喊麦),擅长网络游戏的青年可以得到无数认可(游戏主播),白领青年可以发挥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因此,每一个主播空间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社会空间。直播场景可以满足青年对展现自我、寻求归属的情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