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在关注现实和梳理历史中提升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宏森,上海《青年学报》主编。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报

内容提要:

09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青年研究必须强化现实关怀

       我国青年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刚刚结束“文革”的国家百废待兴,面临着很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年问题尤其突出:1700万知青返城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整整一代青年学业被荒废;社会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被“四人帮”搞乱,青少年理想失落、价值失重、心理失衡、行为失范……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社会问题青年化和青年问题社会化”的特征。青年问题赋予社会问题强烈的青年色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对青年问题和青年的研究。可以说,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青年生存和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近四十年来中国青年研究事业发展的基本追求,也是宝贵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渗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青年的视野日益开阔;青年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日益加剧;青年世代转换频率日益加快;青年群体分化现象日益明显;青年日益走近社会发展的前沿,在新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社会生活风尚、消费等文化和经济的多方面,具有了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影响着甚至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不仅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代表,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代表。但同时,他们在教育学习、就业创业、社会参与、婚姻爱情、权益维护等多方面,也面临着问题和困难。如何准确把握当代青年这样的“新人类”,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生存和发展中的种种新问题,是摆在青年研究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主动走进“田野”,走进青年,在与青年的长时段、多侧面的互动中,对当代青年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推出了不少佳作,如廉思的“蚁族”、“工蜂”研究系列,黄海的“街角青年”研究系列,马中红及其团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系列等。这些优秀研究成果视野开阔,深耕聚焦,有助于人们透过当代青年的生活和行为,更加全面、深入、准确地把握其思想与价值、困惑与追求。同时,它们也启示人们:青年研究唯有以热爱青年、关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情怀,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积极应对与准确把握青年中的种种新现象和新问题,方能不断体现和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

       青年研究必须重视历史梳理

       准确把握青年的本质,是研究青年的重要目标。而青年的本质是在其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体现出来的。缺乏对青年的历史和历史上的青年的了解与把握,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青年本质的把握。因此,要说清楚青年的本质,就需要人们从青年的历史和青年的现实这两个维度,进行长期的深入研究与学术积累。毋庸讳言,由于资料的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青年的历史和历史上的青年,还缺乏更多的了解与理解。

       长期以来,对于青年的历史问题,人们存在着不同意见。“比较通行的看法是,青年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的产生是在西方近现代工业革命之后,青年的产生是一种‘现代性的后果’或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青年历史叙事的起点自然也应是现代社会的开端。”(田杰,2017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却也有些似是而非,令人难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业社会以来的数百年只占很小的一段。如果说青年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的话,那么,在工业社会之前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难道就没有青年?事实上,这里存在着混用“年轻人”和“青年”这两个概念的问题。很显然,“年轻人”主要是一个年龄的概念,“青年”则主要是一个文化的概念。“青年”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却未必是“青年”。“年轻人”古已有之,有了人类,就有了“年轻人”。在传统社会里面,“年轻人”分散在各个部落和各个家庭里生长生活,接受前辈的指导,学习各种各样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在此情况下,“年轻人”还没有体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文化和社会阶层意义,还不是“青年”。从“年轻人”到“青年”,其间经历了一个特殊文化发生,以及特殊文化赋予“青年”本质的过程。这种特殊文化就是“青年文化”。从“年轻人”到“青年”,与“年轻人”通过多种平台(比如学校、工厂以及互联网等其他形式)聚集直接相关。通过聚集,原先分散的“年轻人”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甚至相互冲突。在交流、启发乃至冲突中,其原本各异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激荡在一起,以远超一加一等于二的态势逐步融合形成了为众多成员普遍接受和内化的新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青年文化”。由此,“年轻人”聚集、融合、建构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青年”诞生了。很显然,聚集、平台、融合、包容等是“年轻人”向“青年”演化过程中的几个十分重要的关节点,也是研究“青年”发生过程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青年”发生过程的历史与逻辑框架。研究和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青年”是怎么来的、“青年”的本质是什么等“元问题”。

       当然,这些概念及其构成的框架还只是一种理论的假设。在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年轻人”通过哪些平台,如何聚集,“年轻人”群体内部如何融合不同的思想价值,“年轻人”群体如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都需要分别通过钩沉耙梳,进行系统的梳理才能逐步得到确证。需要指出的是,梳理历史并不意味着一头扎进故纸堆中。关注当下青年发展的历程,比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青年发展的历程,也是一种历史的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前后的中国青年之间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是如何造成的;再比如,互联网作为一种聚集的平台,在当代青年文化和群体特质的建构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等等,同样具有历史梳理的价值和意义。钩沉耙梳青年的历史是一项“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艰苦工作。令人欣慰的是,一些优秀研究者甘坐“冷板凳”,潜心梳理青年历史,近年来推出了一些佳作。比如田杰关于青年历史研究的一系列论文,陈映芳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青年特殊社会角色的梳理等。尤其令人感佩的是,年近九旬的谢昌逵老先生以八年泡图书馆的耙剔梳理之功,几易其稿,撰写了《青春奥秘——青年的历史存在与社会角色》一书。该书出版并由《青年学报》刊载系列评论后,引起了中国青年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努力给青年研究界以深刻的启示:青年研究者们唯有耐得住寂寞,“十年磨一剑”,方能促进青年研究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