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进程中的青年发生与演变

作 者:
沈杰 

作者简介:
沈杰,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理论,青年社会学。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是现代性进程的一种产物。在工业革命所发端的现代化潮流中出现了作为一种社会范畴的青年。青年在历史上发生和社会对于青年认识的形成这两者之间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在现代社会早期所形成的青年概念,把青年的实质理解为一种过渡期,一个为了在未来时期进入社会生活而做准备的时期。晚近时期世界发展进程尤其是发达世界的状况对于经典的青年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在一种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境下,青年概念的重构似乎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并非和人类与生俱来,而是工业革命开始之后才出现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要了解青年的发生与演变,必然首先涉及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现代社会是以现代性的形成作为其根本特征和标志的社会,因此,要了解现代社会,又必然涉及对现代性(modernity)的理解。

       一、现代性的兴起:人类历史的新开端

       以笛卡尔发端的理性主义哲学为智识基础,并经由启蒙运动正式确立理想或目标的现代性事业(the Project of Modernity),是由特定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动力源所引发的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运动,其实质表现为,一种与传统性相分别的社会转型过程。现代性的理想目标的核心宣称是:以理性为基础,追求知识的标准化、达成普遍真理,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因此,现代性的发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从时空上看,现代性的发源地是欧洲,在其兴起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已经表现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展的普遍性潮流。①在当今时代,似乎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社会能够拒绝现代性在其本土上的内生或植入,因此,可以说,现代性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一种不可规避的时代和历史命运。

       “现代性”这一概念是功能学派社会学家在研究现代化进程时提出来的,以作为理解和说明与传统性相对的现代社会的性质与特征。很显然,现代性标明了现代社会的特质,正如传统性彰示了前现代社会的特质一样。②

       以历史阶段来表述现代性,更主要地展示了一种历史学家的视角。社会理论在把握现代性方面则表现出多样性的视点,尤其是那些从“现代性”③概念来分析现代性的社会理论家更是如此。在韦伯那里,对现代性的把握是诉诸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结合上来进行的。在福柯那里,他所理解的现代性则有点像是“希腊人所说的‘ethos’(社会精神气质)”。④无疑地,现代性包括了文化与结构这两个最基本的层面。

       在另一个最基本的层面,如同吉登斯所理解的那样,现代性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组织模式。“‘现代性’是指大约17世纪发端于欧洲,随后其影响或多或少地波及整个世界范围的社会生活模式或组织模式。”⑤“‘现代性’这个术语,它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现代性’大致地等同于‘工业化世界’,只要我们认识到工业主义并非仅仅是在其制度维度上。”⑥

       总之,现代性是由人类哲学思想、认识论、社会精神领域中的重大革命所引发的一次根本性的社会转型,这种社会转型是由一系列呈现为社会制度形式的动力机制加以推动和保证的;现代性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并随后表现为一种在世界范围逐渐扩展其势力的过程。现代性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从社会实质上看也就是社会生活中理性化开始和增强的过程,这种理性化具体地表现在政治实效化、经济理性化、文化世俗化、社会制度化等方面。

       “现代化”与“现代性”这两个概念之间,既存在着内在联系,又存在着具体区别。“现代性”一词主要是用于描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较先进⑦水平的国家的状态和特征;“现代化”一词则主要是指有关国家在努力达到这些先进状态和特征的具体过程。简言之,“现代化”是争取获得现代性的具体过程,而“现代性”则是通过现代化过程所达成的一种结果状态及其呈现的特征。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上看,“现代性”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涉及现代社会的文化层面和结构层面,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器物层面。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非生物能源广泛利用、机械化、电气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等。第二,结构层面。主要表现为城市化、社会阶层分化、组织功能专门化、社会流动化、家庭小型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超过农业等。第三,制度层面。主要表现为组织科层化、教育普及化、社会保障制度化和政治民主化等。第四,文化层面。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义、普遍主义、科学主义、公平观念、个体主义等。第五,心理层面。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开放宽容、合理生育等。

       关于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不仅涉及许多的维度和层面,而且常常是在与传统性的对比中被加以阐释的。L.I.鲁道尔夫和S.H.鲁道尔夫指出,尽管传统—现代的两分法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不失一定的启发意义。他们对于传统—现代两分法主要内容所进行的归纳,可以反映出与传统性相对的现代性的特质:第一,普遍性义务与开放态度取代了地方纽带和狭隘的地域观点;第二,日常生活中,实用主义、精于计算、尊重科学取代了感情用事、非理性和对神圣的尊敬;第三,个人取代集体成为社会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单元;第四,人们自己能够选择想要参与的社团,出身门第不再重要;第五,人们的身份是选择性的和获得性的,无须外界的分配和确认;第六,工作场所与家庭、住所、社区相分离,人们在特定的科层组织中工作;第七,青年人为了承担未来的任务和责任,必须做更多的准备,从而使得进入成年期的时间向后延迟了;第八,尽管寿命延长了,老年人的一部分权威转移给了青年人,同样地,男人的一部分权威转移给了女人;第九,人们不再重视种族的差异,而承认具有普遍的人性;第十,政府不再是由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权力资源控制着,而是建立在参与、监督和共识的基础上。⑧

       韦伯斯特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把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们可以保留传统的东西,但却不做传统的奴隶,并且敢于摒弃一切不必要的或阻碍文明继续进步的东西。第二,门第关系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已经无足轻重,因为人们在地域上的流动已使家庭纽带变得松弛。个人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是由其高度的成就动机和出色的本职工作所导致的,绝非取决于其出身门第。第三,现代社会的成员不再听天由命,而是勇于开拓和富有革新精神。他们随时准备克服障碍,表现出强烈的创业取向并对世界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