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去恶论:《太上感应篇》的传统道德智慧

作 者:

作者简介:
肖群忠(1960- ),男,陕西彬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船山学刊

内容提要: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旨在以因果感应之理与事,劝人为善去恶。一方面要“众善奉行”,另一方面要“诸恶莫作”。主体部分提出了行善去恶的实质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行动或者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在总论和结论部分提出了“善恶报应”的道德制裁理论,回答了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研究《太上感应篇》的行善去恶论所包含的传统道德智慧,对我们加强当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就是我们要用理性自觉、价值信仰和好的制度安排与道德法律化去促进人们行善去恶,这是促进中国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与保障机制。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旨在以因果感应之理与事,劝人为善去恶。此书源出于《抱朴子》,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对传统中国社会后期民众的价值信仰和伦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太上感应篇》全文1277字,分总论、善行、恶行和结论4部分,共列举22项善行,155项恶行。从其内容看,在总论部分和结论部分实际上讲的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德制裁论,主体部分就是劝善的“众善奉行”论和“诸恶莫作”论。旨在劝善,但大部分篇章却在论述“诸恶莫作”,这是此文本的一个特点。实际上,道德是在善与恶的矛盾对立中发展进步的,劝善与惩恶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劝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戒恶,戒恶实际上也是在劝善。当然仔细分析起来,劝善更多地包含“应该”的倡导的正面的、较高要求的道德,而戒恶规范则是某种禁止性的、底线的、基本的规范。一方面要“众善奉行”,另一方面要“诸恶莫作”。主体部分提出了行善去恶的实质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行动或者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在总论和结论部分提出了“善恶报应”的道德制裁理论,回答了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本文欲从上面所述三个方面对《太上感应篇》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道德智慧进行一些分析论述。

       《太上感应篇》虽是一篇道教劝善书,但其具有儒释道相统一的特点,其诸多伦理规范要求是中华民族整体伦理生活经验的集汇,体现出儒道合流趋势,其因果报应思想又体现出道释合流倾向。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以期达到劝人为善去恶的目的。正所谓“善恶者,儒家之义理;因果者,佛门之法教;感应者,道人之指化”。

       一、“众善奉行”论

       道德思维既是一种禁戒性的,也是一种倡导性的,前者旨在防止人性中的恶,而后者旨在倡导并弘扬人性中的善。行为有善恶,报应也自然有福报与恶报两种,福报以劝善,恶报以惩恶。在《太上感应篇》中,劝善的“应该”论述仍居篇前,但相对论述较少,那么,其包含了哪些倡导的善德善行呢?

       这一部分的首句是“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这可以理解为一个行善的抽象总原则。是说一切合于道义的事都要积极去做,而不合道义的事则不做。《太上感应篇》是一篇道家道教劝善书,因此,强调本学派的源发性概念与原则,这种思想可以说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中,为人要讲道理,做事要讲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面分论的部分,我将根据其内容和逻辑将其顺序重组,但不会删句,来加以分析。在我看来这种“众善奉行”的道德智慧和要求可以包括修己、待人两个方面。

       在修己方面,提出“遏恶扬善,推多取少”。我认为这可以理解为修己的一个前提和总论,既然是劝善去恶,因此,人们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要坚持遏制自己心中那种恶性来弘扬人性中的善,道德之善恶在行为利害上表现为一种损益性,因此,在临财上,一定要推让多的而取少的,这样“吃得亏,坐一堆”,不仅利人,也可使自己养成不贪自足之美德,达成“知足常乐”之境界;“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既然善恶因果报应是以人的在心为德,在事为功为依据的,因此,我们自然要积累功德,以慈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济贫拔苦,戒杀放生,功莫大焉。在修己的主观态度上,“受辱不怨,受宠若惊”。宠辱不惊,体现了人在道德修养上的定力和自信,是大智大勇之人的修养境界。在个人行为上,要“不履邪径,不欺暗室”。这里似乎又成了一种禁戒式语调,但确实存在于劝善部分,实际上是一种正话反说,也再次证明劝善与惩恶是相辅相成的。它不仅是实指不要抄小路、走捷径,实际上在抽象引申意义上,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不做鸡鸣狗盗之事,甚至也包含儒家所说的“慎独”境界,而这则是人的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在人际方面提出:“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这其中包含了儒家提出的忠以对君的臣子道德,孝以对父、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规范,而且要求在社会上要尊老怀幼、矜孤恤寡,实是一种人道而温馨的人际处世之道。对别人遇到的不幸要同情关怀,要有与人为善的心态和行为,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这都是善举义行,是为儒、道、墨家所共同倡导的中国传统道德智慧。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抱持一种与人为善的心态,与人同情同理,而不是拂人之性,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这些都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正确道德态度和个人修养。中国传统道德智慧要求受施受惠的人要“知恩图报”,但对于施予者,则是要求施恩不求报,如果施与人又后悔了,这说明修养还不到家,今后可能会因为后悔而不再行善,因此,“与人”就“不追悔”了。道家强调天人合一,儒家强调民胞吾与,因此,对他人的这种善意爱心还要尽量扩大到动物植物界,因此,“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这种包含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还是非常超前而文明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