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伦理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样式。在日常伦理生活中,人们从伦理视角(perspective)出发,形成对人、事、物的各种看法(outlook)。这些看法叠加在一起,编织成日常伦理生活的质料内容。伦理学者之所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有所区别,就在于有意识地使自己与这些质料内容保持某种距离,使自己在思想和观念层面上尽量摆脱由“日用而不知”所造成的理解上的模糊性。伦理学者“做”伦理学。他们以伦理探究(ethical inquiry)为自己的志业,而反思活动则是这份志业的基本内容。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知识分工中,伦理学长期被视为哲学的一个门类,“做伦理学”被等同于在一个特定领域中“做哲学”,这一点也就不太令人意外了。 日常伦理生活包含许多维度,具有许多面向。那么,对于一个伦理学者来说,究竟具体探究些什么问题、在什么样的维度和面向上探究?在某种意义上,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取决于一个伦理学者自身的抱负、趣味和气质。(参见詹姆士,第5-24页)不过,虽说答案因人而异,但问题本身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乎学理主旨的界定。 如何界定主旨,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伦理学者对“何谓伦理生活中真正重要之事”这个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感知与理解,反映了他对伦理学的学科本质和事业目标的把握与认识。正因此,对主旨的界定,就不仅决定了探究活动的方法论,而且也决定了探究活动的阈界。比如说,在罗尔斯看来,对于一个秩序良好、中等富裕的体面社会来说,真正重要之事是分配正义问题。因此,他就将自己的探究主旨确定为“社会基本结构问题”,即社会制度如何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如何决定社会合作中的优势配置的问题。(cf.Rawls,p.6) “现代道德哲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伦理探究企划(project)。这篇文章的任务,就是考察这个企划的病理症候。为此我们将考察三个问题:(1)现代道德哲学的涵义;(2)现代道德哲学“做伦理学”的方式;以及(3)以“做哲学”的方式来做“做伦理学”,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作为一种伦理探究企划,现代道德哲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坚持在现代世界以哲学化的方式开展探究。这句话并不像乍看之下那么简单。它涉及一段特定时空背景(“现代”)、一个特定问题对象(“道德”)、一种特定思想工具(“哲学”)。我们不妨就从分析这段时空背景、这个问题对象、这种思维工具开始。 所谓“现代”,包含了两重含义。一是主旨议题的现代性,二是解决方案的现代性。首先来看主旨议题的现代性。现代世界日常伦理生活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围绕任何一个道德议题,都可能存在难以消弭的“分歧”。麦金泰尔称这一现象为“分歧的不可终止性”(MacIntyre,p.6)。在一些学者看来,这是现代道德世界遭遇严重危机的一个信号。在他们看来,如果“分歧的不可终止性”是真的,那么现代道德世界就注定是一个主观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的世界。如此,在日常伦理生活中,我们就不仅无法在复杂多样的伦理看法之间形成收敛(convergence),也将由于缺乏看法的一致性而最终走向伦理生活的失序。为了抵抗这一危机,现代道德哲学于是就确立起自己的主旨议题:在现代性条件下,证成现代世界日常伦理生活诸种质料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重新奠基伦理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客观性。 接着来看解决方案的现代性。在进入现代道德世界之前,证成和奠基伦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传统上至少有两种做法可供采纳。一种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式”内在目的论做法。按照这个做法,伦理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客观性是由内在于人类本性(nature)之中的目的(telos)所保证的,因此,“美好生活”就是有助于实现人类存在者内在目的的那样一种生活。另一种是“犹太—基督教—伊斯兰式”外在目的论做法。按照这个做法,神圣意志奠基了伦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担保了它们的客观性,而人类存在者作为一种堕落生灵,为了避免更重的罪恶,只能朝向神圣意志所担保的那样一种生活来安顿自己。 这两种做法广义上说都是哲学化(philosophizing)的,在漫长的前现代世界,都曾有过各自的辉煌。可是,一旦进入现代道德世界,它们的有效性立即遭到了根本动摇。这是因为,现代道德世界毕竟只是现代世界的一个维度,因此,现代道德世界不仅分享现代科学的成就,而且更是以现代科学世界观作为自己的“校准”。所以,一旦偏离内在目的论背后所预设的亚里士多德式科学图式,和外在目的论背后所预设的那套神学假定,那么,它们就变成了没有根基的东西。可见,现代科学世界观约束着解决方案的空间,逼迫现代道德哲学以“现代”方式来落实自己的主旨议题。 接着来看“道德”这个概念。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做一些概念对比。黑格尔曾经提出过“伦理”(sittlichkeit)的概念,以之区别于“道德”(
)。概括来说,“伦理”指称某种类型的生活形式、生活风尚。不同文化、民族、历史阶段的人们,都沉浸在各自的生活形式和生活风尚中展开自己的伦理生活。不管黑格尔有关“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论述本身有着怎样的复杂性,这里只需要从中借鉴一点:“伦理”是一个广义概念。与此不同,“道德”则是一个狭义概念。比起“伦理”,它不仅在内涵上更加具体、狭窄,而且其可理解性也受特定时空背景的约束。那么,它的精确涵义是什么呢? 按照麦金泰尔的考察,1630年到1850年之间的现代西方世界(或者更准确地说北欧世界),是现代道德世界和现代道德哲学诞生的关键时刻。在此期间,一门与传统神学、法学、美学等实践知识门类相分离的新型知识领域被逐渐确立起来。(cf.MacIntyre,p.39)这个新型知识领域的任务和目标,是去理解和解释彼时彼地日常伦理生活的诸种质料内容。这些质料内容在古代或中世纪思想框架中曾经清晰可靠,如今却随着世界的加速世俗化而变得模糊可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