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想单凭自身努力去谋取更多的利益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当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时,企业的第一利润源可以是通过节约原材料来获取利润;当产品极大丰富、市场产品转为供过于求时,商品的销售则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此时,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谋取利润;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前两个利润源可以挖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这时,物流供应链管理成了当今企业寻求新利润源的突破点,且已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1985年,Michael E.Porter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而将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又称集成业务流程,是一种以消费者为经营导向的先进管理理念。它把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管理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并要求供应链中的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共存,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最优化。然而,现实中出于对企业自身商业机密的保护,企业不会将信息公开透明化,更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共享信息,由此造成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因信息来源不准确产生了大量的库存量。因此,本文通过生产配送批量模型(EOQ)对下游供应链中supply-hub的运营主体进行研究,达到在降低各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情形下使得整条供应链的总收益最优的目的。 二、文献综述 目前,supply-hub作为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在加工装配式供应链中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发展,并且国内外学者对于它在上游供应链(供应商与制造商)中应用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 Barnes等[1](2000)论述了基于supply-hub的物流运作模式在加工装配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既能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总成本和优化供应链的总体结构,同时还能快速地响应供应链系统中的需求变化。Chu H S等[2](2006)建立了基于supply-hub的环境下,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这两种情形下由供应商和制造商所组成的供应链的成本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分散决策,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成本会更低,更经济。Cheong等[3](2007)研究了supply-hub在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枢纽作用,它通过协调和整合多个供应商与多个制造商之间的物流运作,使得整个供应链的收益有所提高。Jaber和Goyal[4](2008)通过对supply-hub与供应链系统(供应商、制造商)中各参与成员是否需要协调的研究结果表明,整条供应链得到协调后其各成员的成本均比协调前更低。Shuangy等[5](2012)通过对基于supply-hub的两级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分散决策,集中决策下的协调库存策略更加有效,并且更有利于整个供应链运营成本的降低。Guo Li等[6](2014)通过对基于supply-hub的多供应商多制造商的协同调度的研究结果表明,supply-hub的协同调度的性能优于每个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单独决策。Guo Li等[7](2014)通过对supply-hub在具有供货不确定性的组装到订单系统(ATO系统)中的协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supply-hub的高服务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供应商协同补货的激励措施,并且提高整个ATO系统的服务水平。 马士华和龚凤美[8](2009)通过对是否考虑供应商之间的配送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不考虑,当考虑时不利于supply-hub运营商和制造商,但却有利于供应商且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有着显著的下降。桂华明和马士华[9](2010)通过对基于supply-hub的多供应商单一制造商模型下,从各供应商处分别单独取货和循环取货这两种取货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独取货,在循环取货方式下整条供应链的总成本更低,更经济,并且能更快速地响应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马士华等[10](2011)通过对基于supply-hub的运作模式下供应商分别采用协同补货策略和分散补货策略进行补货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分散补货策略,供应商采用协同补货策略能更有效的降低供应链成本和优化供应链的系统结构。桂华明和马士华[11](2012)通过对supply-hub不同营运主体下的订货批量与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制造商,当supply-hub由供应商负责运营时,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更低。桂华明[12](2012)通过基于supply-hub的供应链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对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生产与订货批量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分散决策,供应链集中决策时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更低。马士华和王青青[13](2012)通过基于supply-hub运作模式下对同步物流模式和传统物流模式装配系统中各节点的生产与配送调度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步物流模式下,整个供应链中的各参与方才会更加协调和共赢。马士华等[14](2014)通过对基于supply-hub模式下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生产批量与配送批量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市场对产品需求量的不确定性越高时,supply-hub对促进整个供应链优化的贡献度将会越高。 国内外学者主要都是研究supply-hub在上游供应链(供应商与制造商)中的实用情况。虽然他们的研究目的均是为了表明supply-hub运作模式的引入降低了供应链成本,优化了供应链总体结构,以及使得供应链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但是,他们研究的角度却不尽相同,国外学者主要是从supply-hub的性能、服务水平和影响力等角度对supply-hub在上游供应链(供应商与制造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而国内学者主要是从supply-hub的运营主体、协调能力和参与供应链整体运作的程度等角度对supply-hub在上游供应链(供应商与制造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