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步的尺度:美国社会森林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

作 者:

作者简介:
付成双,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受欧洲文化传统影响,美国人曾将森林视为“野蛮”的象征和“文明”的对立物。这一观念为美国人的毁林行为提供了伦理上的正义性。但随着毁林所带来的生态和社会后果日益凸显,美国社会对森林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敌视转向欣赏,这种认知转变为后来的森林保护运动做出了舆论准备。以缪尔为首的自然保护派和以平肖为首的资源保护派之间的分歧,不仅反映出二者关于森林保护的目的、道路和手段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了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保护理念的差别。在森林观念发生转变的同时,美国社会对植树造林活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番变化,从早年试图改变气候、防治水土流失和砍伐地复植等针对性很强的保护活动,日益沦为掩盖美国社会破坏森林行为、对环境过度索取的奢靡性消费方式的工具。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观念是衡量一个社会生态文明进步的尺度。森林是地球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载体,是对抗当前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森林曾被视为文明进步的障碍、野蛮和荒凉的象征,因此,清除森林被看作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结果,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森林也在加速度地消失。在白人到达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美国从殖民地走向超级大国的现代化之路是几千年来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缩影,而美国森林的快速消失则是对这一缩影的最佳注释。虽然学界不乏对美国森林历史变迁的考察,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对森林的破坏性影响、森林保护的历史和某些特定的话题。①虽然对于不同历史阶段美国社会对于森林的观念认知及后者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涉及,却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其实,森林观念的变迁是美国人自然观念变迁的一个映射,是美国社会生态觉醒的风向标。本文试图对美国人森林观念的变化进行探讨,评估自然观念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希望能够对环境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对森林的敌视与美国森林的快速消失

       在白人到来之时,北美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约为50%。后来成为美国领土的49度纬线以南地区有8.22亿-8.50亿英亩森林,其中的3/4分布在东部1/3的国土范围内。②然而,随着北美殖民地的拓殖和经济的发展,这些森林被快速损毁。清理森林与城市的崛起被认为是美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两项环境改变。

       从表面上看,造成美国森林大面积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对森林产品的无限需求。对于北美殖民者来说,东部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既是挡在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也是他们维持生存和谋取利益的资源。城镇的建设和农田的开拓都需要清理大片的森林。除此之外,森林可以用来取暖、盖房、制作围栏、烧制钾碱、造船、冶铁燃料等。既然“有如此多的毁林理由,殖民者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多地清除森林”③,森林开始大片消失。

       造船和冶铁是北美殖民地发展的两项最重要的工业,森林则是这两项产业的基础。据统计,1763-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每年造船业的平均产量达到4万吨,价值30万英镑。④1775年,北美殖民地的冶铁产量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1/7。⑤美国独立以后,西部开发的步伐加快,毁林的速度也随之提升。就冶铁业而言,1810年,美国生产了5.4万吨铁,这大约需要50万英亩的森林才能满足燃料的供应。⑥除了用作工业燃料外,居民取暖也消耗了大量木材。1826-1827年冬,仅仅费城一地就烧掉了11平方英里的森林。⑦森林还支撑了美国早期一项重要产业——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到1840年,全美国共有31,650个水力锯木厂。1839年,美国消费了16亿立方英尺(board feet)的木材。⑧1870年,木材的砍伐量为128亿立方英尺;1900年,增长到360亿立方英尺。⑨1850年,锯木业是美国仅次于面粉加工的第二大制造业,占制造业产值的6%,1849年就业人数为55,810人,到1909年增加到547,178人。⑩1910年,仅铁路公司就砍伐了62万英亩的森林,生产1.24亿根枕木,相当于40亿立方英尺的木材,占当年全国木材产量的10%。(11)针对美国人的疯狂毁林,现代环境主义的先驱约翰·缪尔(John Muir)批判道:“任何一个白痴都会毁树。树木不会跑开,而即使它们能够跑开,它们也仍会被毁,因为只要能从它们的树皮里、枝干上找出一块美元,获得一丝乐趣,它们就会遭到追逐并被猎杀。”(12)总之,对于20世纪以前的美国来说,无论是向西拓殖、农业的进步,还是冶铁、伐木、建筑等行业的崛起,都是以森林的大面积消失为代价的。

       造成美国森林快速消失的原因除了各种经济动因外,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就是整个国家对森林的敌视情绪。这种敌视在客观上为美国人肆无忌惮地消灭森林提供了舆论上的支持。1795-1797年,英国人维尔德(Isaac Weld)访问美国时的印象是:“美国人对于树木有着一种不可征服的厌恶……一个也不留,全都同一命运,所有的人都卷进了同样的大潮中去了。”(13)北欧著名博物学家皮特·卡尔姆(Peter Kalm)1749年来北美访问时也有同样的印象:“我们在瑞典和芬兰对森林的仇恨也没有这儿大,他们的目光仅仅是盯着当前,对将来却熟视无睹。”(14)另外,根据美国林务官格里利(W.B.Greeley)1925年的估计,大约有3/4农业用地上面的森林是因为找不到市场而被浪费掉的。(15)

       美国人敌视森林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他们秉承了欧洲文化传统对森林的厌恶情绪,“大多数欧洲殖民者是带着一种所谓的对森林的文化敌视来到新世界的”(16)。虽然欧洲早期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森林,但在基督教伦理里面充满了对森林的敌视,森林被看作“异教徒、野兽、黑暗”停留的地方。(17)基督教教义把大自然本身、而不是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视为“邪恶”。在基督教使命观的影响下,森林及其所代表的荒野被当成道德上“恶”的象征,是天国和文明的对立面,需要被基督徒征服。既然荒野是天国的对立面,那么,人类为了灵魂得救,毁掉森林和征服荒野在道德上就是正确的,是基督徒的使命,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种敌视森林和荒野的观念被欧洲殖民者带到北美大陆并进行传播。著名环境史学家纳什指出:“第一批白种美国人其实就是这样一些欧洲人,在他们的精神包裹之中,携带着的荒野观念是在《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中形成、并被欧洲黑暗的中世纪的边疆经历所洗练过的。”(18)第二,对北美殖民者来说,隐天蔽日的森林代表着印第安人的威胁和开发土地所需要的繁重劳动。在农业边疆中,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土地的掠夺引起双方的尖锐冲突。对当地环境较为熟悉的印第安人经常躲在密林中对白人殖民者进行袭击,因此,森林等同于印第安人的危险。美国的“拓荒者坚持认为,印第安人同那些该死的森林一样,必须当作文化进步的敌人加以消灭。”(19)边疆拓殖者为了开垦土地,首先需要清理上面茂密的森林,这意味着繁重的劳动。当时清理1英亩森林需要一个壮年劳动力1个月的艰苦劳动。(20)

       因此,对于北美早期居民来说,森林代表着“荒野”、“野蛮”和印第安人的威胁,最好的对策就是尽快把它们清理掉,种上庄稼,让“文明”的阳光照射到大地上。早在1653年,新英格兰历史学者爱德华·约翰逊(Edward Johnson)在比较本地区清教徒到来后的变化时,就以骄傲的口气描述道:“这片遥远、荒凉、多石、荆棘丛生和充满树木的荒野……如今,通过基督的仁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成了肥沃的英格兰第二,这真是世界的奇迹。”(21)一位从纽约移往密歇根的边疆移民的妻子在目睹周围邻居疯狂毁林的举动后,悲叹道:“似乎进步、文明或者繁荣的真正含义不可避免地与森林的全部毁灭联系在一起。”(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