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青年的纲领性文件,是为了“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1]的一部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文件,是十八大以来对青年工作的总结,也是未来10年青年工作的起点。研究《规划》不能忽视其发布前的青年发展状况,需要通过碎片的媒体信息整合出《规划》的全貌,体现《规划》的问题导向。同时《规划》只是“奠定了政策体系的起点……还需要落实该规划的成体系相匹配的政策措施”[2]。因而,研究《规划》发布之后的舆论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前后对比《规划》在舆论上的影响,分析相关媒体议程设置的成果与不足,为未来的具体实施与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 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影响公众舆论,门户网站尤其如此。青年门户网站以“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未来网”为代表,是青少年新闻的主流网站,聚合大量相关信息,并影响其他商业门户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媒体设置议程的偏好,也能够与公众舆论互动,通过媒介与公众共建议程,体现公众对《规划》的关注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爬虫随机抓取“中青在线”的部分新闻稿,获得对应的文章标题、关键词或摘要及发布日期。“中青在线”是三大青年门户网站之一,是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的官方网站,在实务操作上具有新闻专业主义倾向,“坚持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公共平台、社会公器的地位与作用”[3],同时定位于服务青年,“自身区别于其他门户的定位……门户的内容建设也均依照各自的定位来进行”[4],其性质决定它以报道青年新闻为主。 本文仅采集了“中青在线”2017年1月13日-7月13日的新闻稿,2017年4月13日《规划》正式面向公众发布,本文以该日为锚点,随机抓取前后三个月内新闻数据一万条,进行数据清洗,得到有效数据9779条。数据被分为三组,第一组7779条、第二组1000条、第三组1000条。根据《规划》对10个发展领域的具体解释,三组数据被分别编码,归为11类,即10个发展领域和其他。分组编码后,从每组数据中随机抽取50条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目的在于确保三组编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第一组与第二组数据假定等方差,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的显著性为0.338,平均值等同性t检验的显著性(双尾)值为0.608,大于0.05,第一组与第三组数据检验的两个值分别为0.071和0.423,同样均大于0.05,可以认为两组数据在此维度上没有差异。 二、数据与统计分析 (一)各时段新闻的分布 在9779条数据中,不涉及青年的数据有7577条,占比为77.48%;涉及青年的数据有2202条,仅占所有数据的22.52%。具体数据分布见表1。在青年类报道中,数量前三名依次是“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青年教育”和“青年就业创业”;数量最少的三名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年社会保障”和“青年婚恋”。媒体对“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等话题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即使《规划》着重提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此类报道依然较少。前者天然具有新闻性,市场化运作的媒体,为了迎合公众的偏好,就会主动设置此类议题,而后者是法制类信息,与公众生活关系不大,媒体不主动设置议题,公众关注度亦较少。 在时间维度上,本文将2017年1月13日-7月13日分为6个时段,即1月13日至2月12日为时段甲,以此类推,甲、乙、丙为《规划》发布前,丁、戊、己为《规划》发布后。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分时段数据总量、涉及青少年数据量及其比例变化图 《规划》发布之前,涉及青少年的新闻所占比例先升后降,总体略增。《规划》发布后第一阶段,丁时段相关新闻的比例迅速增加,戊时段迅速减少至与《规划》发布前相当的水平,己时段该比例略有回升,与最初的甲时段相差不大。这一现象说明,《规划》的发布从整体上增加了媒体对青年话题的关注度,但关注度的变化与青年新闻时效性同步,与《规划》本身的时效性衰减成反比。 以《规划》发布后的丁时段为例,4月13日-5月13日包括《规划》发布、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五四青年节这三个新闻事件,代表了国家对青年的关心,反映出宣传部门重视引导青年话题的讨论;在媒体层面代表了新闻热点,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这两个原因导致丁时段青年类新闻数量最多。戊时段,《规划》发布后第二个阶段,相关新闻占比下降幅度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划》热度的降低。此时段正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六一儿童节以及设立“八一勋章”等事件出现。它们虽不涉及青年工作,但重要性和《规划》相当,对受众和媒体更有吸引力。从报道风格看,“中青在线”偏向于专业新闻主义与商业新闻主义的混合,“商业新闻主义,在观念上把新闻媒介、新闻传播主要当作商业工具”[5]。同样是党、政府的方针政策,“中青在线”报道强调新闻价值和受众喜好,对于有宣传要求而受众不关注的信息关注较少。体现在数据上,该时段相关新闻数量多于《规划》发布前,但差距不大。己时段涉及青年的新闻数量及比例则有所回升,此时距《规划》发布已三个月,同时段没有青年类重大时事,相关新闻增加,证明《规划》并未随新闻时效性减少而降低其话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