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其哲学史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凤娟,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是人们理解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前提,更是理解其哲学史地位的唯一路径。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定位的争论,并不导致非此即彼的解读模式,相反地,这两种思路是相容的。实践唯物主义或一切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人学界定都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根据,惟其如此,人类的生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才能被看作是,在作为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唯物主义世界之中符合辩证法普遍精神的现实活动。马克思通过将黑格尔的唯心的和形而上的绝对精神还归于现实世界,再现了古希腊整体性视域下的宇宙论和逻各斯哲学精神,也解决了近代哲学笛卡尔开创的思维和存在之统一性的难题。对马克思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不能忽视其哲学史意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4 期

字号:

      学术界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批判地、革命性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将其与唯物主义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解释并改造感性世界的思想指导。所以,马克思的这种哲学立场不仅发扬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更扬弃了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与此不同的另一种流行观点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界定为,以人文关怀和人学研究为视域的实践唯物主义,但这种理解容易造成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断裂。本文将对这两种解读思路进行评述,并以西方逻各斯精神的发展演化为线索对马克思的哲学史地位给以重新界定,由此也试图揭示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演变路线。笔者将得出结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完成了西方逻各斯精神发展演化的圆圈,并真正回到了古希腊整体性视域下的宇宙论思想。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哲学常常被冠之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标签,如何用这几个概念为马克思哲学定位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这种争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两个视角的对峙中表现得尤为激烈。强调实践唯物主义视角的学者有俞吾金、陆剑杰等,强调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的学者有黄楠森、安启念等。

      俞吾金教授指出:“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①,这一解读建立在其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维度的定位上。在俞教授看来,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是人文关怀,其实践哲学的本质在于生存论的本体论,他扬弃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关于实践的技术性和伦理性的二元分化的理解模式,把实践理解为涵盖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概念。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劳动实践。这一理解要求把马克思的实践从认识论解释框架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扬弃近代哲学在思维和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的思想框架。经过这种扬弃,那种建立在抽象设定的、与人的活动相分裂的物质基础上的本体论就被超越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论本体论。而按照传统哲学中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统一性思想来理解马克思哲学,必然会导致其人文维度的边缘化。由此得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质的准确视角,只有生存论的本体论基础上的实践唯物主义才能概括其精神实质。②

      陆剑杰教授认为:“在历史地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名称中,虽各有其意义,但最能表明这一哲学的真正实质的名称应是‘实践唯物主义’”③。恩格斯将辩证法理解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④,这就对世界作了一分为三的片面理解,而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遍规律就不再涵盖关于人的实践论。同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称也不符合马克思以改造世界为宗旨的实践论世界观。

      与上述观点不同,黄楠森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时,其世界观前提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而不是其他任何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表明了现实的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辩证’表明了其辩证的本质特征。‘辩证的’可以蕴涵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现实世界的非常丰富的本质特征而与他们所批判过的直观的、机械的、庸俗的、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等形形色色的唯物主义流派区别开来。后来的狄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及苏联哲学家以辩证唯物主义称呼他们的世界观思想体系,确实是非常确切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只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体系,没有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只是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哲学前提而逻辑地蕴涵其中”。⑤在《重谈我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看法》一文中,黄楠森教授进一步指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革命的根本精神完全一致的,而20世纪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完全一致的。”⑥而单单强调实践唯物主义虽然突出了马克思的主体性和人学哲学,但忽视了其本体论思想前提。他揭示了这两种解读背后的一个深层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解读容纳了西方哲学经典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指导性意义,而实践唯物主义则趋向于一种近代哲学中产生的非本体论的解读路径。

      安启念教授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物质的自我运动解释自然界、有机物以及人的产生与发展,这体现出了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尽管他没有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但这一思维方式却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本体论基础。既然辩证唯物主义仅仅被看作是本体论基础,那么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概括马克思哲学的全部内涵也是不准确的,安教授认为马克思特有的、最有价值的哲学思想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一方面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法则的存在,承认作为客观规律的辩证法,但另一方面他更加强调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解释世界。而人的实践活动不再是传统哲学中抽象的道德实践,而是人类感性生产活动。⑦“在感性的意义上,自然和人、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思维、客体和主体都是同一的。”⑧这些方面的同一性实际上也揭示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两种解读视角之间的相容性,对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考察与对世界自身的唯物主义的辩证的研究并不矛盾,人本身被看作是物质世界之中的存在者,其实践活动必然也遵循作为客观法则的辩证运动的规律。辩证法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普遍的和广义的方法论前提,它揭示了整个物质世界包含人在内都具有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运动规律,而实践唯物主义就更切近地将研究视角拉向世界中的人类存在者的实践活动。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更趋向于宏观整体性地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而实践唯物主义则趋向于对具体对象的具体研究,前者为后者奠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