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震方(1963- ),男,江苏扬中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zhfh@263.net,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黄睿(1989- ),男,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电子商务研究,E-mail:nanjinglvyou1989@163.com,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字号:

       城镇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带动乡村振兴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力支撑。但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也对乡村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甚至部分消失[1,2]。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赋存于乡村地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其文化价值决定着乡村的未来[2]。面对快速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背景下乡村文化的现实困境,如何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乡村文化,成为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

       国内外学者围绕乡村文化的涵义与价值[2,3]、乡村性[4,5]和原真性 (真实性)[6,7]、乡村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3,8-11]、乡村文化旅游感知[12,13]、乡村文化影响与文化变迁[2]、乡村旅游地(传统村落或古村落)空间结构[14-16]、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5,17-19]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目前学界仍未真正建立科学的乡村文化保护利用理论和可行的实践指导方案,尤其是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究竟对乡村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旅游开发究竟是破坏还是传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在保护乡村文化原真性的同时,有效恢复、重构和创新乡村文化?此类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然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需要通过深入探究和开展学术争鸣,进一步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内涵,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文化保护与利用方案。

       本文论述的重点并非乡村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价值及其变迁,而是按照乡村“文化影响—文化保护—文化复兴(或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和分析框架,围绕乡村文化保护主线,通过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文化研究进展综述和主要学术争论问题的分析,提出乡村文化保护利用与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和主要科学问题,以期为相关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为促进乡村振兴、文化保护传承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 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繁荣”还是“衰落”?

       2.1 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乡村文化研究,早期以乡村文化内涵与类型、文化景观特征及其保护利用为主[20]。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文化影响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城镇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城镇化对乡村文化影响深刻。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对乡村文化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使得城镇化成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动力,引发了更多学者对地方性与地方认同[21]、地方依恋[22]、城市 (乡村) 记忆和“乡愁”[23-25]等研究话题的关注,而乡村的“主动式”城镇化将有助于将本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形成多元化的乡村文化格局[26]。二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共同存在和相互交融,通过城市还乡人士(乡绅或新乡绅) 的有序绅士化[27]和精英下乡治理,形成稳态的乡村文化并促进乡村文化复兴,俞孔坚认为“新上山下乡运动”将是复兴中国遗产村落的唯一出路[28]。三是关注了旅游城镇化现象及其影响研究。Mullins最早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以享乐消费为基础的城市化模式[29];Mohammad发现乡村地域存在一种内向爆炸式的城市化[30];旅游引导的乡村城镇化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31];Dandapath等对印度西孟加拉邦Digha的沿海城镇研究发现,在从一个小村庄变成旅游胜地的历程中,因大批游客的涌入而促进了酒店、度假屋、私人旅馆的发展[32];保继刚等认为旅游发展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是一条较为“绿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33],而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则会对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产生一定的带动效应。但是,更多学者认为城镇化对乡村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现代性割裂了乡土中国,城市主义“情怀”扭曲了乡村价值,导致乡村文化空间消减和景观功能改变,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消亡和乡村传统文化遗失[34-36]。Palang等认为,通达性、城市化、全球化和灾难是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7]。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和新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巨量的村落及民间文化的消失,2000~20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众多古村落[1]。丁永祥认为外来文化会打破原有的乡村文化生态,导致新文化秩序建构“空洞”和乡村文化生活陷入困境[38]。闫小沛等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乡村文化物质载体的村落大批消亡,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进入或消失、或共融、或变异的转型期[39]。

       (2)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旅游发展有利于为了吸引更多的城市旅游者而强化乡村性和乡村文化特色,并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载体和动力,并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Reichel等强调文化是保持乡村性的关键因素之一[4];Kneafsey认为把乡村旅游作为文化经济,将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符号,可以推动当地的文化保护[8];Kelly等指出地方性及其相关传统和记忆是欧洲景观丰富性与独特性的根本所在[40];Mac Donald等认为当地居民以合作的态度参与文化旅游发展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特色文化[41];杨桂华等进行的相关研究,均得出乡村旅游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或传播等相关结论[42-44]。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给乡村地域文化带来冲击,造成过度商业化现象,导致乡村文化真实内涵的扭曲和传承机制的干扰。Medina认为由于旅游带来的文化商业化现象会影响玛雅古村的传统风貌[45];Thompson认为乡村旅游带来外来游客增多,会导致乡村文化性的逐渐缺失[46];Agnoletti对欧洲大陆乡村景观的研究揭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造成威胁,需要从可持续景观的视角完善保护政策和加强管理[47]。国内学者对旅游发展产生的文化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保继刚等对周庄和大理的研究表明,历史城镇的商业化会侵蚀传统文化,造成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消亡和改变[48];阮洛瑶认为不当的旅游开发行为会导致民族文化被同化和异化,并形成文化传承机制的断层或缺失[49];孙艺惠等认为城市化和旅游发展会引发乡村传统文化景观冲击和景观结构演变,出现文化景观破碎化、边缘化与文化孤岛现象[20];黄震方等认为传统的乡村文化正在面临景观消减化、价值低估化、地位边缘化、文脉撕裂化、内容变异化、形式低俗化、主体空心化、传承艰难化等困境[2]。

       2.2 学术争鸣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研究,虽然表面上看似存在积极影响带来乡村文化“繁荣”和消极影响导致乡村文化“衰落”两方面的争论,但深层次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究和争鸣与反思。

       争鸣与反思之一: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是繁荣还是胁迫?其影响能否量化测度?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可对城乡文化交流、乡绅文化形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现代化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是对乡村传统文化产生胁迫效应,引起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产生反应或功能失调,造成乡村文化受损甚至消亡。但是,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如何定量测度这种影响并揭示乡村文化的变化特征?有必要围绕相关问题深化相关理论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