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贫困的地理学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丁建军(1980- ),男,湖南衡东人,吉首大学商学院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区域贫困与发展研究,E-mail:latt514@163.com;冷志明,吉首大学商学院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吉首 416000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贫困的多维属性和空间属性意味着具备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且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地理学在贫困研究和扶贫实践指导方面应大有作为。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地理学关注的贫困主题及其研究进展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阐释区域贫困的本质、构成要素、格局、形成过程及应对方案。主要结论为:①区域贫困的本质是特定时空情境下“人”(贫困主体)、“业”(生计活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维度上的剥夺或三者之间耦合失调的过程与状态。②区域贫困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各要素层面的剥夺以及三要素“人业地”耦合失调形成区域贫困格局类型。③区域贫困格局的形成既是主体性要素“人”、中介性要素“业”和客体性要素“地”之间非线性“负向循环累积”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主体性要素“人”和客体性要素“地”未与中介性要素“业”的变化相协调在特定地域的表现。④区域贫困的系统化干预既需要各要素层面的“靶向干预”,还需要各措施之间的协同,而仿效医院的会诊制度是一种可行的制度安排。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字号:

      1 引言

      萨克斯在其著作《贫困的终结》中这样描述:“地理就是命运,如果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不易到达,环境上易于遭受疾病和极端天气的侵袭,而且土壤贫瘠脆弱,那么就会陷入贫困”[1]。在萨克斯看来贫困的根源在于“地理”原因。虽然“环境决定论”被质疑过分夸大了环境等地理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贫困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确实具有不均衡性,大多数国家的贫困人口都分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生态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僻、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不足的农区。这一不争的事实意味着,贫困的“空间属性”突出,以空间分析见长的地理学在贫困研究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如郭焕成教授曾指出“地理工作者一定要研究贫困地域类型及其形成因素,分析贫困人口的分布、历史变化及区域社会经济特点,研究贫困区资源综合开发和产业发展的途径,并提出发展经济、控制人口、重视文化教育、引进资金、技术及人才的建议”[2]。

      不同于其他学科,地理学关注贫困地区的形成、分布、地理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其中,地理因素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是地理学贫困研究的核心,并构建了“地理资本”和“空间贫困陷阱”等核心概念和理论。同时,形成了贫困空间分布与地理制图的贫困研究特色,以地图的形式直观地演示贫困的地理分布规律和特征,为完善贫困状态信息、识别贫困地理因素以及提高政策干预的瞄准精度提供了重要帮助。不过,地理学对贫困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一方面,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相比,地理学对贫困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3],并且,多以经验研究为主,系统的理论分析较缺乏,存在地理学贫困研究的“理论贫困”;另一方面,“地理学是一门以综合性和区域性见长的学科”[4],相对于区域性或空间性分析而言,地理学的综合性分析优势在贫困研究中还没有很好地发挥。

      事实上,随着贫困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从单一学科角度对贫困的“碎片化认知”难以揭示贫困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所提出减贫举措的成效也边际递减,亟需以“问题为导向”,从跨学科、综合性的视角来“系统化认知”贫困。地理学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研究,从系统的理念出发,研究陆地表层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演化规律和功能结构,这种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恰好为“系统化认知”贫困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将贫困置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则不难发现,区域贫困可以被理解为特定时空情境下“人”(贫困主体)、“业”(生计活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维度上的剥夺或三者之间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状态,或者说,区域贫困是特定地域综合体中“人”、“业”、“地”要素耦合与演化的自然结果和外在表现。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贫困的地理学研究应大有作为,并且地理学贫困研究的“理论贫困”也有望得到突破。如刘小鹏曾指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的10年,应成为中国贫困地理学发展的黄金期”[5]。

      2 区域贫困的地理学关注:主题与进展

      2.1 国外地理学对区域贫困的关注

      2.1.1 空间贫困陷阱及其存在性检验 地理因素引致的贫困空间集中被称为“空间贫困陷阱”。Daimon认为空间贫困陷阱是区位特征或过高迁移成本导致的贫困持久存在的状态[6],Bird等则指出空间贫困陷阱即“地理资本”存量低、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7]。并且,空间贫困陷阱通常分布于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及政治上处于不利的地区。经验上,学者们则实证检验了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性。如Daimon等对印度尼西亚、Jalan等对中国南方4省(1985—1990年家庭微观数据)、Vreyer对秘鲁、Azevedo等对厄瓜多尔的经验研究发现空间贫困陷阱的确存在[8]。

      2.1.2 地理环境因素对贫困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对贫困的影响涉及到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社会制度和公共设施等四个方面。地理区位方面,Partridge等对美国[9]、Bird等对津巴布韦[7]的研究均发现与大都市区、城市和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与贫困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地理位置越偏远,贫困越显著。资源禀赋方面,Palmer-Jones等[10]、Kam[11]发现印度的农业灌溉资源、孟加拉国农区地形和土壤条件、气候等对区域贫困化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等的影响。社会制度方面,社会文化距离(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12]、社会资本、种族和地方政治竞争[13]、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14]分别被认为是越南、美国和南非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共设施方面,Kanbur等[8]发现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贫困的地理分布,Okwi等[15]、Palmer-jones等[10]指出医疗保健服务、通讯设施和生产设施分布不均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生产效率而作用于贫困。

      2.1.3 贫困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地理学研究贫困空间分布及其可视化表达的主要工具。其中,RS、GPS用于实时获取贫困地区、贫困个体的各种贫困数据信息,GIS则以这些数据为基础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展开对贫困空间特征的全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即贫困地图加以呈现,直观地反映贫困的成因、水平等。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利用GIS技术建立了一个贫困空间分析框架,实现对确定地域贫困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可视化分析[16];Romanee等应用GIS和空间统计手段对泰国东北部Surin省Samrongthap地区贫困的分析并绘制包含自然灾害致贫因子的贫困地图等[17];此外,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学者等绘制了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地图。Imran等则发现基于多时相遥感的空间分析方法可有效地概括贫困的信息[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