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外驱力:创新支持感

作者简介:
张华,西南大学 心理学部,重庆 400715;王燕,山西省太原市 第五中学,太原 030012;燕晓彬,华侨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 361021 张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zh17295@swu.edu.cn)

原文出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创造性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青少年的创造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外驱力可用创新支持感来衡量。创新支持感是个体在所处环境中对支持自身创新的外部刺激的感知。这些外部刺激来自个体周围环境的多种力量,如家庭、学校等。采用修订的自编创新支持感量表对重庆、天津、四川三地多所中学的104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创新支持感主要体现在教师支持、家庭支持、团队支持与学校支持等四个方面。在研究样本中,总体来看,青少年的创新支持感水平偏低,四个因素中,家庭支持得分最高,其次为教师支持,最后为团队支持与学校支持。在青少年不同群体之间创新支持感存在一定差异,除教师支持这一因素外,来自农村的青少年创新支持感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青少年;高中生的创新支持感显著高于初中生的创新支持感;独生子女的女生在教师支持、团队支持这两个因素及创新支持感总分上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男生和非独生子女的女生;在城市样本中,独生子女的青少年在教师支持这一因素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青少年。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激发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外驱力可尝试五项措施:第一,政府部门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学校搭建平台,提供创新实践机会;第三,教师认可创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达与探索;第四,家庭成员示范,重视与保障创新;第五,多种力量创造机会,让青少年参与更多的团队活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7)06-0088-11

       DOI:10.11965/xbew20170607

       一、研究回顾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实施面向每一个人的创新教育[1]。抓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更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迫切需求[2]。创新往往与创造性视为同义词,创造性被定义为人类所特有的,利用一定条件产生新颖独特、可行适用产品的心理素质[3],它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4]。也有学者认为二者有一定区别,创造性是创新的一个必备条件,创新是创造性想法在组织的成功实施[5-6],根据这一观点,创造性与创新密不可分,要想实现创新,创造性的发挥是一个先决条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目标、形式与方法等来实现,同时离不开培养对象所在的环境。要改善既有的教育土壤,才能孕育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1]。创造性的系统观认为,创造性是内外系统交互作用的产物,创造性除了与个体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等内部因素有关外,还与个体所在的家庭、群体、社会背景等外部因素有关[3,7]。常见的创新教育多集中于知识传授、教育方法、教育质量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创造性的系统观要求创造性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个体和自身因素,也要重视影响创造性过程的外驱力,即诸多外部因素。

       青少年的创造性或创新问题历来受到国际上许多组织、国家等的重视。在2008年举行的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教育部长会议上,各经济体成员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创新等多种核心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8]。澳大利亚政府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其对青少年的培养目标是“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与富于创造性的个体,积极和明智的公民”[9]。然而,一项关于创造性、教育与经济的报告认为,从幼儿到青年时期,人们逐渐在失去发散性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10]。

       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创新的重要储备力量。他们目前的创新现状如何呢?最近一项对我国都市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都市大学生在创新能力得分上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有研究者认为,中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背后主要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起作用:教育系统、父母和社会期望,以及其他影响创新观念生成的社会文化力量[11]。一项中德青少年“创造自信”差异分析的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青少年“创造自信”趋于下降,德国青少年则趋于上升。这说明“创造自信”的发展趋势并非是一个普遍性的状况,它除了与年龄有关,还与后天教育、环境有重要联系[12]。

       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但并非每个人的创造性都能充分展现出来[13]。青少年创造性的发展环境如何?他们感知到的支持其创新的外部环境是怎样的情况?本研究将通过创新支持感来衡量这些外驱力。创新支持感是个体在所处环境中对支持自身创新的外部刺激的感知[14]。这些外部刺激来自个体周围环境的多种力量,如家庭、学校、团队等等。

       (二)创新支持感的理论研究

       创新支持感的概念最初源于组织管理与行为研究领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isenberger等人在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支持感理论,认为组织支持感是员工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并关心他们的利益的一种知觉和看法。即员工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方面的支持[15]。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阐明,组织的支持还包含其它一些类型,如工具性支持、行为支持、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多方面[16]。如果员工感知到较高的组织支持,会做出更多符合组织导向的行为[16],也更容易在工作场所产生创新行为[17]。而相对于组织支持感来说,组织创新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更为密切,有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支持感对员工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16]。而管理者对员工的创新支持也直接影响员工对创造力的预期[18]。组织支持理论虽然仅限于组织管理与行为领域,但它与以往研究多强调内部主体性因素不同,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外部环境因素上,为创新支持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创新人才驱动的“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创造力越来越受到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然而国内对于青少年创新支持的研究较为缺乏,少有研究集中在大学生群体上。一项研究在借鉴与改编组织领域的创新支持量表的基础上,对陕西省五所高等院校934名大学生的创新支持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认为“创新支持”是指大学生对学校创新环境和各种有利于创新的举措、做法的主观认知和体验。量表主要测量了学生感知到的国家和学校层面的各类创新支持,结果发现,精神支持与人际支持对个体创新行为有显著的影响[16]。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创新支持感有众多来源因素[4],包括教师、家庭、团队等多种因素。如,教师因素,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支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和奖励学生的新想法、独特的视角与创意[19]。如家庭因素作为环境因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创造性有显著预测作用[20]。如团队因素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光靠个人力量来完成创造性的活动显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创新需要团队支持,并且团队也是组织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21]。在综合考虑多种来源因素的前提下,创新支持感量表得到了开发,最先的版本有22个条目,通过对813名国内大学生进行测量,得出量表的五个维度,分别是包容性、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团队支持、资源保障[14]。这一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一定的构想效度,为青少年创新支持感的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