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物流企业升级动态过程

作者简介:
刘阳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企业管理、企业转型升级; 黄泽楷,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转型升级;陈佳奇,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原文出处:
产经评论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运作效率较低、增值服务比率低、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高端物流市场需求。因此,我国物流企业亟需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自身物流服务的附加值,实现转型升级。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德迅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升级为案例,探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驱动下物流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升级效果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市场变化和政府政策为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创造有利条件,在技术研发和并购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关键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平台,以及在细分领域推出增值服务等方式,可有效推动物流企业提升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整体能力,改善社会绩效。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字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兴起,我国物流需求急剧增加,物流产业面临新机遇。与此同时,信息对物流作用快速增强,我国物流产业开始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现代物流转型升级,力图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专业物流服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物流产业仍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

       第一,我国物流行业的平均运作效率较低。据统计,201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0.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6.0%,高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倍多①。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导致了物流产业较低的平均利润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利润率只有6.7%②。

       第二,我国制造企业的大量物流需求还没能通过合同物流(即第三方物流)转化为社会化需求,而是分散在企业相关部门和组织,导致物流整体运作的成本高、效率低。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包括合同物流、快递及包裹、货运代理和分销公司等在内的庞大体系,但我国物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发展较为落后,服务主体仍聚集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

       第三,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已经普遍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环节的标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而我国物流企业的先进信息技术转化、推广和应用水平较低,整体智能化程度不高,过度依赖人工作业。只有少数企业投资尖端物流信息技术。此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也尚未成熟。

       因此,我国物流产业亟需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增强自身物流服务的附加值,拓展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物流流程各个环节的应用,实现转型升级。德迅中国货运代理公司凭借其出色的信息技术应用,成为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运作的领先者。本文将通过研究该企业母公司,探究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可循规律。

       二 文献回顾

       (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企业升级

       1.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企业升级的影响。

       Brynjolfsson和Hitt(1997)[1]研究367家企业的数据发现,信息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Kraemer et al.(2000)[2]以戴尔为例,提出信息技术在建立订单生产、物流管理、营销服务和规范运作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i et al.(2009)[3]对182家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会通过供应链整合间接提升供应链的绩效。

       段军山和余点点(2013)[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投入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何军(2015)[5]认为信息技术的爆发性增长,解构了原有的价值链条和产业格局,引发各产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造全新的产业生态和经济模式。杜传忠等(2016)[6]提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结合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二是在商业模式方面,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实现制造业服务化;三是在价值链方面,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四是在管理方式方面,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2.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驱动下企业升级的路径。

       毛蕴诗和蓝定(2006)[7]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促进行业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行业边界的模糊,而企业层面的战略反应表现为延伸产品和服务、相关多元化经营和战略联盟等。毛蕴诗和王华(2008)[8]进一步用价值网模型解释了行业边界模糊的经济动因。毛蕴诗和李田(2014)[9]以苹果跨产业经营为例,归纳出行业边界模糊背景下的跨产业升级与S-O-S模型。跨产业升级的动因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创新的巨大驱动力。

       柳洲(2015)[10]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驱动下的升级实质是建立信息空间邻近型的“互联网+”型产业集群,其升级路径为“融合-改造-创新”的渐进路径,主要模式包括电商驱动型和工业4.0驱动型。陈志祥和迟家昱(2016)[11]从信息技术视角出发,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区分为基于互联网及商务模式创新的升级路径和基于传统信息技术作用下的管理效率提升路径两大类型。

       (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物流企业升级

       在Humphrey和schmitz(2000)[12]理论的基础上,刘伟华等(2009)[13]将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定义为物流服务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价值链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这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过程升级推动产品升级,最后达到功能升级。其中,物流业转型升级主要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创新,以技术信息化为主要内涵的信息技术驱动是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高煜和曾大勇,2011)[14]。

       Hazen和Byrd(2012)[15]认为IT系统的建立和创新能够改革物流服务流程,帮助物流企业提高某些环节甚至是整体流程的效率,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简称EDI)、条形码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可有效提升信息传输效率,缩短货品交付周期以及实现更高效率的监控与管理,从而推动物流企业流程升级(Mei和Dinwoodie,2005[16];Sparks和Wagner,2004[17])。与制造业不同,物流企业没有实体产品,因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丰富物流增值服务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Rushton和Walker(2007)[18]认为物流企业的功能升级表现为提供覆盖整个生产网络的供应链管理和整合服务,从而使企业从单一、基础物流服务提供商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而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商和物流企业间可搭建信息传递的桥梁,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整合(王夏阳和陈功玉,2007)[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