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都在为孩子“胆子小”忧心,觉得孩子除了妈妈或抚养人之外,总是躲避其他大人,不敢接近小朋友,尽管在家里活蹦乱跳,但一出门就变了样,要求我说说“怎么破?” 这个“破”字用得太怪。有了“立”,立得不正,才要破了重新立一个。而这些大人口中的“胆子小”其实是误解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小宝宝开始的时候无知无畏,什么都敢去动、去尝试,这不是“胆子大”,而是好奇。然后渐渐有了一些认知,开始有了舒服和不舒服的感觉,觉得不舒服就会逃避,这种逃避的行为渐渐成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这并不是胆子小,而是因为缺乏认知经验,产生了“怕生”的心理,这是情绪智能的问题。 天性外向与自在型的宝宝可能会跃过怕生的阶段,在个性发展的“趋避性”向度上,属于“趋性”。趋是接近、迎合,因此不怕生。但大多数宝宝都倾向“避性”,避就是逃避、躲开。避性的高低强弱,都和觉知相关,例如: ◆视觉知觉度低,对光线极为敏感,睡觉时不能亮灯; ◆听觉知觉度低,对声音极为敏感,无法忍受一点点噪声; ◆触觉知觉度低,衣服不够柔软就会感觉不舒服,不喜欢被抱; ◆嗅觉知觉度低,对别人的体味很敏感,不喜欢别人靠近; ◆味觉知觉度低,对食物极为挑剔,不合口味的就不吃。 知觉度低是无法强制改变的,必须在婴幼儿阶段通过适度地刺激来逐步改善。 比较难于觉察的是对于周围环境与人的反应度,这是社会觉知的发展,虽然受天生气质的影响,但却是可以改变的。有些学者把这种个人对他人的直觉反应称为“社会觉”,因为这种感觉反应是在面对他人或陌生事物时的直觉感受,这种感受的程度由自己对有关人与物的认知与接受产生的舒适感决定,这种舒适感,我们可以用“认知经验”来表示。 社会觉知的培养 “认知经验”决定了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感受,婴幼儿的情绪智能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认知经验”十分薄弱,自控力更说不上,因此对外来刺激的感受特别敏感,反应也就更为强烈。他们平复情绪的唯一依据就是父母或抚养人给予的安全感。因此,和父母有安全的依恋关系,不舒服感就会降低,接受能力就比较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妈妈怀抱中婴儿能够在陌生环境中停止啼哭,而幼儿在家中可以毫无忌惮地玩乐,但在陌生人面前就会紧张,想要躲在妈妈身后;在公共场所,看见其他小朋友们玩得很高兴,心中也想参与,却只是远远看着,没有行动。 那么,想改变孩子的这种状态,父母应该怎么做? 认知经验的建立 孩子的认知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的,但要将认知转化为经验,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 1.观察就是看。但如果你只是让孩子自己看,获得的“经验”可能是负面的,为什么?在认知物品时,孩子是动手摸摸,用嘴咬咬,拿起来摔摔、敲敲、打打,有这个动手探索的过程,才会有认知经验。但现在是认知人与事,无法探索,只能猜想,于是想象变得一片混乱,越看就越迷惑、越怕,没有认知。所以,陪伴者必须和孩子互动起来,引导他观察,例如面对眼前的陌生人时,引导孩子观察,解释看到的一切:他是谁?想做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做?他有什么特点?柔和地、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来和他交谈,尽量引导孩子回应,即使只是点点头或摇摇头,都说明他听懂了,有用脑子去思考,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再如孩子站在一旁远远看着其他小朋友玩,此时,陪伴人可以蹲下来和他互动,引导他去看小朋友的每一项活动:他们在玩什么?怎么玩?好不好玩?要怎样做才能够参与其中?他们会欢迎吗?如果他们不欢迎会怎么样?别急着催促孩子去参与,别怕花时间,这样的交谈其实就是在进行一次认知,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经验”。 2.参照就是了解并接受他人的经验。在观察中获得认知,你可以多举一些例子来帮助孩子领会,或说说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对孩子来说,这些经验虽然都是别人的,没有机会自己体验,但他仍然可以在参照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认知经验,这种经验促使孩子产生新的感受:很有趣呀,我也可以试一试,我一定也能做到。即使孩子不能立刻投入“行动”,但从“趋避性”的角度来分析,“避性”已经在逐渐降低。这种认知经验在下一次面对选择时,就会具有参照价值,心理上的不舒服感消失了,有跃跃欲试的冲动,陪伴人稍加鼓励,孩子就可能行动起来。 3.体验就是行动起来。在孩子还没有勇气直接参与的时候,不要着急,可以带着他行动。例如大人和陌生人打招呼或交流时,把孩子介绍给对方。要注意一点,交流时不要加上任何评语,如果孩子不打招呼,你可以说他是因为还不认识对方,不好意思说,别说害羞、不懂礼貌之类的负面评语,这样,孩子就会显得自在。如果对方嘲弄或逗弄孩子,你必须为孩子辩护,阻止对方的行为。再例如,在参与小朋友的活动或游戏中,你可以直接带着他去参与,示范怎么开口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孩子们排斥,不愿意合作,那没关系,带着孩子在一边高高兴兴地玩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你有有创意的、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就会被你吸引过来一同玩。无论如何,有这样的过程,孩子以后在面对相同情况时,就不会感到急促不安,不敢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