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一些小朋友上了阅读、写作方面的公开课,发现有个问题:总会碰到有些家长抱怨我所讲的内容不能“马上就用来指导孩子,并看到效果”。请问,这是想要“速成药”吗? 追求“速成药”的家长们 每次上公开课,我都会谈谈最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方法框架,我是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一层面上与我达成共识,这样当我后面再谈到具体方法的时候,就更容易沟通并实现预期。但怎么说呢,公开课、讲座最多也就是1小时,能把上述概念清楚明白地讲完,再带到几个具体实操的案例,就差不多了。更细节的方法、直接可以使用的,真没办法都讲透彻。 于是,每次上完,总有家长会说:好像没有听到什么“具体的东西”。刚开始我还疑惑,是不是例子举得少了,故事讲得不够多?再仔细了解,原来是没听到有什么方法是他回去就可以拿来教孩子,直接能用上的。这就让我很诧异了:这是指望一次讲座就学到灵丹妙药式的方法,回家以后对着孩子一点就灵吗?单从逻辑上也讲不通啊!但许多家长还真就是这样期望的。 不仅听讲座如此,对于孩子也是同样思路:最好输入“1”,马上就有“1”,效果要立竿见影。这种见效可能是成绩上的,如果是学龄前,没有分数来判断的时候呢?那就要看到具体呈现。这种“速成药”思维模式导致遍地的辅导班都往“见效快”的路数上走。孩子学得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首先拿出来可以给家长看的“成果”要漂亮。我后来才理解,为什么当我的学生写出很棒的作文时,他的亲朋好友第一反应居然是:老师真的没有给修改过吗? 还有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来咨询的家长也是恨不得我给个方法,带回家一用,原本爱哭闹的孩子就变乖巧了,原本一言不合就挥手打人的孩子就懂得讲理了……可是我们要这样想: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生活中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和显现出来的。现在要改变,是不是也得花上一段时间呢?很多家长就没这个耐心,实在搞不定就靠吼。 我一直都在强调:孩子的成长是条“指数曲线”,前期要给他大量的滋养、各种输入,但他反馈出来的东西不会很多,直到某一天抵达拐点,就会飞速上升。拐点之后的路就是孩子自己的造化了,而家长要做的事情其实都在拐点之前:给他足够的养分,然后守护他、等待他,这就是为人父母的职责,也是为什么我反对“速成药”式的教育心态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此外很重要的还有一点:家长本人的心态和做事方式绝对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我们不是一直都在说,身教重于言传吗?如果你希望孩子是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可作为家长自己却不肯下功夫,反而追求“速成药”……听起来也不太对吧。即便我给到了非常具体的某种方法、步骤,说实话,如果不理解那背后的逻辑和理念,操作起来也还是会变形的。 其实我也理解家长面对孩子各种问题时的焦急心情,渴望马上、立刻就能有改观。但咱们得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有时候,慢慢来,反而见效比较快。以下是我的建议: 要给孩子“不计结果的滋养” 比如在小朋友的英语学习中,有一条很重要,就是英语环境。有经验的老师会告诉你:要让孩子多听,但不用要求他听什么、就非得同步地说什么。他会告诉你,你回忆一下孩子是如何学习母语的?是不是我们都在对他说话,他听了很多,但最开始说得非常少呢?直到某一天,他的语言能力突然爆发,我们就会感觉,啊,孩子之前很少开口,现在一开口就会说很复杂的话了! 迁移到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比如很多家长会来问我:“给孩子进行绘本阅读,怕他听完就忘了,是不是要让他复述一下绘本故事?”我说:“不要。孩子又不是复读机。难道我们自己读书,读完了也都能复述书本的内容吗?”我自己读书,只要书本的某些内容引发了我的思考,或给到我启发,我就会觉得有收获。也有可能当时读来没太多感觉,之后忽然有想法。 跟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也是这样,我们大量地陪伴孩子读,然后跟他讨论所读内容里他感兴趣的部分,这些都是给到他滋养。持续时间久了,你可能会突然发现,面对某个情境时,孩子会说,这不就跟我们在某某书里读到的一样;面对某个问题时,孩子能头头是道地加以分析,而所用的方法恰好是你们讨论某某绘本中的问题时,曾经用到过的。 但如果在阅读——也就是在输入时,马上就要求孩子输出呢?这就完蛋了。这还是“速成药”式的做法,孩子获得的滋养不够厚,往外输出的时候就特别勉强,而且这种勉强的状态会让他很难受。你想一下,如果让你举一个几乎要超出你力气范围的重物,你会是什么感觉?这大抵就是孩子的难受状态了。而这种难受会导致——第一孩子讨厌学习,第二孩子丧失自信心,至少失去从容的姿态。 要探究“方法背后的逻辑” 这一条是纯粹针对家长而言的,是家长的修养。我们常常说,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所以反过来呢?希望孩子能成长得好,家长自己也需要成长。在我的讲座中也有非常棒的家长,他们认真做了笔记,尝试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说,背后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的,我的思考过程又是什么样的——这才是我最经常分享的内容,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方法。 理解了这个过程、逻辑、理念,首先他就可以判断:我说的东西对吗?有价值吗?对他和他的孩子有借鉴意义吗?如果判断为有,他再根据我的路径自己去推演具体的做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种情况也有特殊性。我可以给到一些通用的方法建议,但真正落地操作的时候,仍然千差万别。需要琢磨出背后的逻辑,才能见招拆招,在教养孩子的实战中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