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孩子体验“内源性快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妇女生活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有关研究发现,对不良事物上瘾的青少年具有一种共性:幼儿时期他们没有充分体验过“内源性快乐”。所谓内源性快乐,就是不依赖于电子产品,不依赖于丰富的物质,甚至不依赖于外界环境而产生的发自内心的快乐。比如有的孩子,早晨醒来就感觉内心愉悦,心情舒畅,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完全发自心底。有这种快乐体验的孩子,往往更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有着内在的追求快乐的动力,能准确感知自己的心声,积极发展自身的能力与兴趣,对身心成长都大有裨益。因此,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从小体验这种快乐。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体验内源性快乐呢?

      每个孩子都是研究家和发明家

      (方先生,37岁,科技工程师)

      我小时候生活在贫穷的农村。6岁那年,看到大队的水车时我非常好奇,会做木匠活的大舅就给我做了一个小水车,然后带我来到一条小溪边,让我看小水车如何工作。

      许多年后,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成为我个人搞发明创造的动力之一。有了孩子以后,我非常看重对儿子方斌动手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我坚信儿童的脑神经只有在他主动用脑的时候才会得到锻炼。正如一句箴言所说:“讲给我听的将被遗忘,指给我看的将被记住,让我动手做的才能真正把握。”

      儿子的玩具很少,但他从小能玩的东西却很多,比如工具箱里的绝大多数工具、破损的闹钟、被淘汰的录音机、我爱人实验室的某些工具等,他都玩过。三四岁的时候,儿子对科学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尽可能地用实验来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拿着一只空杯子问我:“杯子里有什么?”我没有立即告诉他杯子里有空气,而是让他把空杯子倒扣在盛满水的盆子里。当他看到一个很大的气泡从杯口边沿冒出水面时,他非常惊讶。我这才告诉他,杯子里有空气。儿子对这个实验百做不厌,经常给来我家的小朋友进行表演,以证明空杯子里确实有东西,那就是空气。

      这种活动带给方斌的快乐远远超过动画片。他渐渐意识到只要自己动手去尝试,就会产生一种结果,还能学到一种知识。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让他们看一根蜡烛是如何在空瓶子里渐渐熄灭的。方斌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跟我讲:“爸爸,我发现了氧气,太好玩了!”听了他的“发现”过程后,我进一步启发他,跟他一起又做了一个实验:把发酵粉和食醋混合在一起。两种东西混合后,立即冒出很多泡沫,还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当他看到点燃的蜡烛在二氧化碳作用下熄灭时,哈哈大笑道:“爸爸,你是魔术师吗?”

      我爱人常在厨房跟方斌玩类似的游戏。方斌认识了许多化学成分,知道将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第三种物质,就像爸爸妈妈在一起会生出小宝宝。

      我们家陈列柜里面是我跟爱人去世界各地时带回来的工艺品。我们经常玩一种“看物说话”的游戏。方斌每次拿出某个东西来观察,我就跟爱人聊一聊这个东西的来历,再由此搜索一些图片,阐述某地的风土人情或某个自然知识。方斌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小小年纪就对收藏产生了兴趣。

      我在家里做修理时,每次都让儿子打下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鼓励他尝试。一次,阳台的下水管漏水。我带他去建材市场买下水管,他对不同形状的管子很感兴趣。我就买了好几种回来,让他一个一个装上去试。效果都不太理想时,我带他将某根下水管进行小改造,变得非常适合我们家。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发明”,他非常自豪。

      由于体会到动手、收藏、研究、发明的极大乐趣,方斌对电脑游戏兴趣不大。他喜欢看电视上的科技频道和自然频道的节目,对动画片反而不太关心。儿子上小学之后,很多同学打游戏,我们并不反对他玩,有时候还鼓励他从游戏里体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借助游戏帮他清楚地分辨哪些时候他是在做游戏,哪些时候他在玩“假装”的游戏,哪些时候他是真实的自己。

      我很推崇《童年清单》的作者多纳塔·艾申波茜博士的理念:“教育的90%产生于客观世界,而不是教育者的臆想。”让孩子能够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非常重要,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内源性快乐”,不过多受物质世界的影响。即使身边的孩子们都痴迷于虚拟世界,方斌也会将二者比较,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

      给孩子一个认知世界的陈列柜

      (孙女士,33岁,烘焙师)

      我女儿从小在老家跟爷爷奶奶长大。她4岁来到我们身边时,“屏幕瘾”已非常严重,看电视、玩ipad,跟我们的教育理念进行着激烈对抗。渐渐地,她顺服了“每天看屏幕不超过半小时”的家规,然而,她跟我们的关系不再亲近,对北京这所大城市并不喜欢,对身边的小朋友们缺乏兴趣,经常嚷着要回老家上学。

      去年秋,女儿的幼儿园摆设了一个“认知世界的陈列柜”,里面摆放着工具、厨具、礼品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我们天天看到却熟视无睹。然而,物品进入陈列柜之后,日常的标签慢慢淡化,逐渐显露出其文化特质。孩子们将这些东西借回家,既可以玩,也可以研究。老师要求归还物品的时候,要附带一段孩子的使用记录或相应的图画。

      一天,女儿把一个打蛋器借回家,兴致勃勃地使用。我们家厨房里其实有好多款式的打蛋器,但我们因为安全原因而一直不允许她进入厨房。那天,我教她使用打蛋器的时候,她提出很多跟烘焙有关的问题。我让她口述,我记录,把打蛋器的操作过程写成一份小报告,竟然得到老师的表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