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二分法”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研究

作者简介:
林兰(1975- ),女,江苏南京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技术扩散、产业创新和城市创新研究,E-mail:linlan@sass.org.cn。上海 200020;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吕国庆,通讯作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E-mail:lvguoqing2002@126.com。上海 201403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从创新“二分法”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知识学习(STI)和经验学习(DU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构建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从网络结构看,DUI是装备制造业创新结网的主要方式,产业伙伴比知识伙伴更重要。②从空间尺度看,STI和DUI的区域合作均重于本地合作;国家层面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合作的最佳空间尺度。③从环境需求看,优化本地创新资源并不能有效增强网络创新能力。研究指出,培育DUI创新绝对优势、重视区域创新协同合作、推动符合产业创新特点的环境建设与制度安排将有助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7)10-1469-09

      伴随着全球创新中心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驱动经济增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子由资本、土地、劳动力向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转变,并强调全球和地方两大空间尺度创新要素的互动。作为创新网络研究的两大学派,新区域主义关注创新的地理空间集聚,强调创新的粘性和根植性[1];全球生产网络学派则重视跨界网络的创新联系,强调全球扩散与地方制度响应[2]。2000年以后,由于意识到单一尺度的片面性,两大分支开始融合,出现了“全球管道-本地蜂鸣”、“超越新区域主义”以及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的GPN1.0和GPN2.0等学说。

      尽管两大学派的融合取得了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尚未很好解释因创新类别不同而导致的创新网络结构、空间尺度的异质性以及创新环境需求的差别。事实上,由于创新来源“二分法”的存在,知识学习(STI)和经验学习(DUI)有着迥异的创新合作方式和空间尺度特点。以STI为主要创新来源的产业注重事实知识(Know-what)和原理知识(Know-why),更关注正式研发活动、高学历人才应用、与知识机构的紧密联系;以DUI为主要创新来源的产业依赖于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更强调与产业链上客户、供应商甚至同行之间的合作。同时,由于知识机构与制造链环节企业的区位因子有较大差异,这两类创新在重要合作伙伴选择的空间尺度上也存在较大差别。这导致了有些产业具有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如以纯产品创新(如消费型电子产业)和纯工艺创新(如高级半导体产业)为主的产业,其创新合作特别依赖于对本地创新伙伴的“俘获”;而有些产业则非常依赖全球网络的构建,形成本地粘性很难,如对于工艺驱动(如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即使培育了本地合作网络,其重要创新合作伙伴也很难实现在地解决,必须重视跨区域创新合作。

      由于忽视了STI与DUI这两种创新模式的差别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创新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异质性,在网络创新理论的实际应用方面,长期以来普遍将构建本地创新网络作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强调并鼓励通过产业集群建设来促进本地创新合作。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很多地方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十分重视产业的集群式创新,并对地方产业采取了几乎“一刀切”的“向园区集中”的生产布局战略;二是十分重视地方创新环境优化和加大政府支持,试图通过改善本地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来加快产业配套,进而促进创新联系。特别是在中国新一轮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以装备制造领头的先进制造业向中国纵深布局。由于强规划性的特点,装备制造业仍然集中布局于以集群为主要空间形态的各级园区和生产基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国家级的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园与天津滨海新区装备产业基地等。然而,根据王秋玉等的研究,在2000年之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结网密度没有显著增加,创新合作距离也并未随着产业集聚趋势增强而缩短,始终在426km上下轻微浮动[3]。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特点及其创新结网方式和空间响应机制进行重新审视,并回答以下问题: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创新源泉是什么?在创新合作中,产业伙伴和知识伙伴谁更重要?创新伙伴的地理邻近是否必须?改善区域创新环境和增加政府支持能否有效增强网络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创新“二分法”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尝试探究创新网络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如何影响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绩效,旨在明晰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

      1 理论分析架构

      1.1 网络结构类型和网络空间尺度

      1)创新网络结构。研究网络结构的意义在于判断企业之间产生何种方式的创新互动,以及采取怎样的技术发展路径。通常,制造业创新必须兼顾STI和DUI两种创新模式,进而对应不同的网络结构。STI模式对应编码化知识,强调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企业获取先进的科学知识及技术诀窍,并实现对DUI所需人才的供给;DUI模式对应隐性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即“干中学”、“用中学”实现,并对STI所获的创新知识进行评价、理解、整合和应用,从而使STI更具使用价值[4]。因而,从本质上来说,STI侧重于解决以产品创新为代表的终端创新,多生产终端产品;而DUI则侧重于解决以工艺创新为代表的过程创新,多生产中间产品。

      装备制造业属于典型的综合型知识行业,创新更多不是频繁研发新产品,而是依赖于渐进性的产品和过程改进,将现有存量知识进行整合以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5],知识源的正式化程度较低而对操作的要求偏高。同时,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工艺驱动型行业,与工艺创新相关的改进在产品维修、维护过程中时有发生。客户必须参与生产者的创新环节,其作用是避免后期设计变更或者返工所造成的时间与资金浪费以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6],其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环节是样机测试[7]。根据欧洲经济研究中心2015年对德国制造业创新的调查结果①:45.3%的企业选择客户作为最重要的外部创新源,客户在产品设计和测试过程中的反馈有助于企业及时进行工艺上的调整和修正,即使是零碎的经验对过程升级而言都意义重大,这导致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与经验学习息息相关。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1a:与STI相比,DUI是装备制造业更为重要的创新结网途径。

      2)创新网络空间尺度。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学术界高度认同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的积极影响,并希望通过形成产、学、研充分合作的网络结构来降低创新交流成本、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从而产生高效的创新外部效应。然而,集群式创新存在着产业间差别[7]。由于装备制造业技术等级森严、创新合作门槛高,导致企业必须努力寻找在认知上具有相似知识基础、创新能级较高的伙伴来进行合作,即使这个合作伙伴在空间上距离其很远;同时,创新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使得变更合作伙伴困难而合作关系相对稳固。这导致了装备制造业难以通过集群式的创新溢出来提高创新能力,而必须重视来自全球优秀节点的创新伙伴的作用[8,9]。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与多空间尺度的客户、供应商、研究机构和知识社区建立创新交流的通道,依赖于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知识流动来满足产业创新合作的高门槛要求,以避免陷入因本地知识同构而造成的创新路径和创新能力的“锁定”[2]。因此,在现实中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空间尺度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尺度区位清晰,倾向于与全球重要创新城市的研究机构进行创新链接,从而保障对高素质智力型资源和高效知识服务的获取;二是倾向于与非本地同类型的集群进行跨界创新联系,共享包括信息、灵感在内的本地蜂鸣,对邻近布局的需求降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