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7)05-0106-04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既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在志愿精神培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家风家训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对家庭成员的品格、气质、修养等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优秀的家风家训凝聚了中国精神,也是塑造民族文化、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重视发挥家训的作用,形成家庭志愿文化氛围,对于养成良好的家风,助人立德立言、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家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志愿精神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德”,具有公共道德的特质。家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家训,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或家族中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和训诫。优良的家训家风作为道德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和载体,承载着培育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责任,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抓手。 第一,家训文化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人格就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2]。道德人格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认知、实践的统一体。具备道德人格的个体有基本的道德认知和分辨能力,具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家训文化根植于家庭生活实践的土壤,以言传身教等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的形式,融于最广泛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影响最持久、最直接、人们感受最深、最可信赖、最易延续的一种精神传承方式,因此它是个体精神发育和道德人格形成的启蒙和基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是一个从价值认知、认同到实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又是以一定的道德人格特别是利他人格的形成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通过家训传承形成对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通过家庭教育构建起道德人格,进而通过家训的现代转型,将志愿精神固化为家训的内容之一,为志愿精神培育奠定基础。 第二,家训文化强化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道德价值认同。从中国传统家训的表述来看,其与志愿精神在内容上虽无法实现完全对应、无缝对接,但却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蕴含了与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高度耦合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观念。志愿精神的萌芽也孕育其中,如“尊老爱幼”、“孝慈为怀”、“邻里相帮”、“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等为人们耳熟能详、普遍接受的道德思想,成为志愿精神培育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并以其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和感染力,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产生良好的影响和道德教化作用。通过优秀家训文化的宣扬和教育,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道德认知、强化价值认同。 第三,家训文化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道德实践。家训作为传统的家庭教育形式,具有道德性、生活化、实践性、强制性等特点,它通过生动的表达方式和富有感染力、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规范着家庭成员的道德实践。传统家训中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若只知不行、只教不化,家教家训就会流于形式,良好道德品质也无法形成。家训的教育方式既有亲情感化,又有家规约束,具有社会和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传统家训还极为重视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未有不能修身而能教其子孙者也”,从而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起到上行下效的教育效果。志愿精神不是刻板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它应是贴近个人、贴近生活的生动的精神追求,应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实践行动,而家训所具有的教育特点使志愿精神的培育变得更加具体、接地气、易于接受,家长的以身示范也推动着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道德践履。 综上所述,家训是志愿精神的道德根基,家训教育是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家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志愿精神是传统美德的现代发展,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价值。 二、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训的现代转型 传统家训主要涉及家法家规、家族礼仪、家庭教化等,非常注重德育和加强个人修养。“以德立身,厚德载物,重视德育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特征。”[3]传统家训中还讲求处世哲学,尤其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上,强调“善”和“宽容”。此外,传统家训中还包含了丰富的理想教育内容,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强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嵇康在《家戒》中教导儿子“人无志,非人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这些优秀的思想对于当前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推动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