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哲学视阈中的心灵之序与世界之序

作 者:
晏辉 

作者简介:
晏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内容提要:

价值哲学把握生活世界的方式,不同于社会学即实证主义的方式,又不同于意识形态即说教式的方式,而是事实性表述与价值性陈述的统一,亦即客观因果性表述和意义妥当性陈述的统一。它必须基于事实逻辑而达于价值逻辑。中国的价值哲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而发轫、发展起来的,而这种结构性变迁却又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其所造成的社会效应和人的效应都是颠覆性的。谓其是颠覆性的不是指表象的,而是本体的震撼。最为深刻的是由此引发的人在心灵结构和精神世界上的变化。心灵失序投射到对象上又使得世界之序处在急剧的变动中;而变动中的世界之序又反身投射到心灵结构中。价值哲学要在学科的高度上把握这种变化的总体性,又要在问题的深度上体会这种变化的深刻性。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23(2017)04-0005-13

       人的灵魂拥有外化的先天力量和先天原则,而作为外化了的结果即属人世界,又把其自身反身嵌入到人的灵魂结构中,改变着灵魂元素的组合方式和运行方式。人类构造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也就构造了怎样的灵魂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人类找寻到了据说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市场社会,而这个充满魔力的市场社会一经被构造出来,便有了属于它自身的运行逻辑,它毫无保留地把它的魔力反身嵌入到人的灵魂之中。灵魂失去了原有的秩序,而新的心灵之序尚在雏形中,它需要人们殚精竭虑地去构造它。和谐的心灵结构是和谐世界的人性基础。

       一、灵魂的原序形态

       世界本无和谐一事,一切和谐只对一切有生命物质而言。一切生命物质都是非自足的、需求着的,因而是价值性的存在物。但人以外的生命物质则是既成的,等待的存在物,而人是生成的,是通过创造他所需要的一切价值而创造人本身,继而解决人的价值性的问题的。而要解决人的价值性问题,就必须有三种和谐环境,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而人与自身的和谐乃其他一切和谐的基础。自身和谐乃指知行合一、身心协调。若致此种合一与和谐,须有健康人格,在健康人格支配下正确处理好三种善之间的关系,即身体之善、外在之善和灵魂之善。只有灵魂之善才是自足的,完整的。

       对人格或灵魂的结构性解释可有三种模型。(1)平面三元素说。任何人的灵魂都一样,由理智、情感和欲望三个元素构成。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均奠基于三个元素在组合方式上的差异。理智—情感—欲望;情感—欲望—理智;欲望—情感—理智。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下,其灵魂三元素间的组合方式会有区别,但总有代表其气质类型的基本模型。在涉及正确认知和正当行为时,一个健康人格应该是理智—情感—欲望。(2)立体四要素说。人格由信、知、情、意四个要素组合而成。支撑一个人生活下去的精神力量乃是人的信仰和信念。信仰或信念是主观上有充分根据而客观上不充分的视其为真,是人们对自己设定的价值目标的确信不已,以及孜孜以求的过程。它起于当下却指向未来,它超越了当下的有限性,而达于终极的无限性。尽管永远没有终极,也没有无限性,只因永远走在接近无限、走向终极的路上,信仰、信念才是其自身。知,可以理解为作为观念性活动的知,也可规定为作为实践智慧的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谓之知,这便是一知半解;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谓之智,此谓一智全解。但知确是智的前提。格物致知,向外求索,推究事物之理,以求天道与人道;向内追问,格心中之私欲,以求意诚心正。明了当止之处,方能有知,做到当止之处,方能有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与观同源,观道之妙,知道之徼。道之为体,不可识见,唯能观其妙;道之为象,可观其形,方能识其徼。情,乃指情绪与情感。因人或物引发的于己有价值或无价值的内心体验。偶然的、短暂的内心体验谓之情绪;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生成的内心体验谓之情感,深沉、稳定、类型化是情感的主要特征。而就内心体验的内容说,则有平淡、无奇、无所谓,快乐、幸福,焦虑、痛苦、不幸三个层次。当一个人在较长时间内、较广的领域中处于体验的某个状态中,就会形成类型化或模型化的体验,称之为“心态”。“心态”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倾向。作为事实就是或幸福、或痛苦的体验状态;作为一种倾向就是看待和对待的事物的方向与方式。这种倾向会产生两种效应:空间上的扩展效应,时间上的延续效应。心态一经生成便直接决定着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意,指动机和意志力而言。康德说,在世界之中甚至在世界之外,善良意志是最具有价值的,具有自足性,本身就值得追求。作为意志力,意指的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克服各种困难、抵御各种诱惑以贯彻自己的意志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在人格的信、知、情、意的四个要素中,信与知的作用乃是首要的,它们直接决定着情与意。(3)能力或机能论。“所有的心灵能力或机能可以归结为不能再从一个共同根据推导出来的机能:认识能力、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和欲求能力。”①三种能力的区别与联系可从下表看出:

      

       关于三种能力之间的区别与逻辑关系,康德在“知性和理性的各种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标题下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②知性以把特殊统摄在普遍性之下为目的;理性以为特殊找寻普遍根据为己任;判断力则致力于完成一个从纯粹认识能力即从自然概念的领地向自由概念的领地的过渡,一如它在逻辑的运用中使知性向理性的过渡成为可能一样。

       若用心体会,缜密研究,以上关于人格的三种模型是密切关联的,甚至是相同的。不论是三要素说、四要素说,还是三能力论,均在试图指出健康人格意味着什么。作为一种“理想模型”,任何一种模型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依照健全人格的最高原则,所谓健全乃指各要素或能力间的有机关联和相互配合而言,即和谐。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相和谐的状态下,人的灵魂、心灵是有序的,人格也是健全的。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灵魂结构和人格构成上,约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下,人的心灵之序怎又会如此不同呢?人们构造了怎样的、以及怎样构造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也就构造了怎样的心灵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当人们把权力、金钱、生殖置于社会运转的轴心的时候,同时也就把权力欲、金钱欲、生殖欲置于价值序列的中心了。全部社会价值似乎都可以还原为或兑现为物质价值或使用价值。社会结构原本是由人的心智力量、根据自己的理想而创制出来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然而社会结构一经被创制出来就即刻成为一种看似有理性结构、不再顺从人的意志的客观力量,反过来制约人的思维和行动。人怎样地构造社会,社会就会怎样把它的客观力量全面地、可持续地嵌入到人的心灵结构中,或改变原有的模型,或演化出新的模型。

       资本的运行逻辑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灵魂结构,致使作为“理想类型”的人格结构出现了畸形组合:被压缩或被还原;更倾向于向外占有和表达,向外求索,较少向内追问与反思。灵魂、心灵、人格,既是一种天赋式的素养或素质,更是一种在实践中养成、也在实践中运用的品质。品质作为一种潜能乃是用以解决康德式的人生三大根本问题③的能力体系,这种能力的具体运用则又生成了人的需要结构和欲望体系。市场经济的建制与发展,造成了人的需要结构的压缩与还原现象,在高雅与媚俗之间、人格与应用之间没有界限,情感的、精神的需要似乎已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类似于爱、真诚、友爱、正义、真理的这样的高级情感与追求被无孔不入的商业气息彻底侵蚀,致使它们从的人的心灵深处连根拔起。并非人们不需要这些高级情感和追求,而是它们失去了赖以维系的现实土壤。另一方面,向外的追索、向内的追问作为人的两种行为取向,理应保持平衡关系,资本的运行逻辑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人们少有向内的追问、反问、反思,善于倾听内心的声音,反思自己所思所行的正当性;更多地是向外求索,追求的多半是与权力、地位、名声、生殖和财富有关的物品,或追求获得对这些物品的感受,索取的是与我有用的一切。“我思,故我在”这个理论命题已改造成实践命题:“我需求,故我在”、“我消费、我炫耀,故我在”。“人是在创造财富并在消费财富过程中证明自身的。”欲望的神圣激发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其合法性与合理性获得了政府的认可、理论的支持和民众的认同。资本运行逻辑的一个神奇功效就在于把人的占有欲望和表达欲望激发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激发起来的欲望和爆发出来的巨大潜力,非但没有从总体上提升人的心智力量,提高幸福感指数,反而使人们陷入激烈的价值冲突之中,跌入深深的内心焦虑之中,于是一种不和谐的人格结构应运而生。这倒不是人格或灵魂的要素少了或丢失了,而是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向改变了,它没有朝向正能量或正确方向演进,相反,是完全的向外运动、向下转移。人们创造了使人幸福的前提却没有创造幸福本身。既无当止之处,更无虑而能得的内心体验。失去秩序的心灵必然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以使世界无序。而在灵魂结构中,最易于改变的是欲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