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圈”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帖子刷屏。其实,三十多年前就有了一本关于翻船的绘本《谁弄翻了小船?》。在故事中,5个动物朋友的小船被弄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农场里的一头奶牛、一头驴子、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只小老鼠,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突然兴致勃勃地想去海湾划船。它们一个一个地上船,最后船翻了。那么,是谁弄翻了小船? 《谁弄翻了小船?》故事主线清晰、情节有趣、画风生动、细节夸张,而且语言重复、简洁,很适合幼儿园中大班孩子阅读和理解。 故事一开头,就先告知结果——小船翻了,给读者抛出了问题:“你知道,是谁弄翻了小船吗?”故事用倒叙的叙事方法制造出悬念,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于是阅读的焦点集中在找出弄翻小船的“罪魁祸首”上。作者刻意用白色背景,减少干扰,对5个动物的体态、上船时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刻画细致入微,便于小读者在第一时间捕捉细节,寻找答案。 “是奶牛弄翻了小船吗?它上船的时候差点儿跌倒,还发出了很大的声响呢!”往后翻一页,答案被否定了。虽然奶牛上船的时候看起来惊险,但小船却是好好地浮在水面上。 那么是体格庞大、大呼小叫、行动鲁莽的驴子吗?往后翻一页,虽然它有嫌疑,但的确没弄翻小船。 是胖得像一团奶油,落脚位置不牢靠的小猪?对,一定是它弄翻了小船。往后翻一页,仍然不是它。 应该不会是这个看上去身材适中,行动也蛮小心谨慎的绵羊妈妈吧?它甚至还知道要找个合适的位置保持平衡呢。往后翻一页,果然不是她。 不可能吧。最后一个上去的小老鼠会弄翻小船?事实胜于雄辩,看起来最不可能弄翻小船的小老鼠恰恰就是弄翻小船的家伙。 帮助孩子理解“重量的累积造成了翻船”这个过程。 材料:盛水容器、塑料盘子、五个动物玩偶(或任意替代物,只要累加重量能导致船沉的五个不同重量物品) 实验一(基于绘本):小船什么时候翻的?谁上船的时候小船翻了?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放入动物玩偶,感受重量的累积与小船沉浮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孩子发现实验结果的不断变化:奶牛上船了,小船好好的;驴子上船了,小船晃一下,但还在水面上……直到小老鼠上船,顷刻之间,小船翻啦! 作者有意让“嫌疑人”按体形大小顺序上船:奶牛——驴子——小猪——绵羊——小老鼠。从孩子的经验来说,他会认为越大越重的动物越有可能弄翻小船。但是,绘本打破了这样的认知。而且每个动物上船时的动作、神态给读者增加了干扰,对“谁弄翻了小船”的猜测与最终结果形成巨大反差。 对于孩子来说,绘本最大的挑战在于理解“最后一只小老鼠上船”的含义。他可能会根据画面,认定最后上船的小老鼠弄翻了小船。但事实是5个动物的体重超过了小船的载重极限,所以小船翻了,跟上船的先后顺序或体形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当然,这样的科学常识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有难度的,我们不妨将其用形象化的小实验帮助孩子理解(详见“小实验”)。 亲子共读建议 这本绘本预先告知结局,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在“要乘船渡河”和“小船翻了”之间建立思维连接,猜测5个动物中究竟是谁弄翻了小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动物的经验进行假设、推理和判断,让孩子在解读画面信息的基础上“自圆其说”。 “是谁弄翻了小船”的悬疑会牵引着孩子在翻阅的过程中不断在5个动物的集合中做减法,“对了对了,一定是这只差点儿跌倒还弄出很响声音的奶牛!”“不是啊!”“那应该是体格庞大还一直大呼小叫的驴子?”“又不是!”不断在过程中猜测、验证并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判断,刷新经验。感觉如同追跌宕起伏的美剧,永远猜不到后面的情节正是我们痴迷不已的动力所在,趣味蕴涵其中。孩子的阅读动力因此被持续激发,并乐在其中。 可以问问孩子“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船不翻”,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孩子可能会根据个体的经验以及关注点提出自己的建议:“上船的时候动作轻一点”“要看好上船的时候哪边重,找个翘起来的地方坐下去(关乎平衡)”“给小船装上一个电梯上的那种超重报警的东西就好了”“可以先装几个小动物,再装几个,分批过河”…… 家长可以将绘本经验与生活经验进行连接,和孩子一起讨论是否可以尝试改变部分条件解决问题,比如换个大点的船是否会改变翻船的结局,5个动物乘坐两艘船也可以安全过河…… 实验二(基于科学原理):如果小动物上船的顺序发生变化,小船还会翻吗? 变换动物上船的顺序,让孩子观察结果,同时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翻船”。孩子的经验不同、悟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因人而异。通过实验会发现,其实无论是谁最后一个上船,只要重量超过了小船的载重量,小船就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