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142;K7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7)11-0077-20 英国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小说《双城记》生动地描述了1789-1799年间法国大革命在巴黎与伦敦之间产生的跨国影响,特别是革命暴力与纯真爱情将分处英吉利海峡两岸不同城市的人物卷入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中。①一个多世纪之后,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爆发之间的改良与革命运动也卷入了太平洋彼岸的两个加拿大西部城市——维多利亚(Victoria)和温哥华(Vancouver)。如同伦敦和巴黎,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之间也有一道狭窄的乔治亚海峡(Strait of Georgia)相隔。但是,维多利亚市位于温哥华岛东南端,而该岛面积仅略小于中国台湾岛,是英帝国从18世纪末在北美大陆西岸殖民扩张的起点。所以,维多利亚从1843年开始建立城堡,在1871年英属哥伦比亚进入加拿大联邦之后成为该省首府,曾产生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温哥华则在中国劳工于1880-1885年之间帮助建成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之后,才突然崛起于这一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西端,吸引了更多华人。1901年与1911年的加拿大人口普查显示,维多利亚的华人总数从2798名增加到3458名,温哥华的华人总数则从2840名上升为3559名。此外,在温哥华东南的新威斯敏斯特(New Westminster),唐人街原来仅次于维多利亚唐人街,号称“二埠”。但该市在温哥华兴起后相形见绌,并在1898年遭受特大火灾,其中唐人街仅余数百居民。直至今日,新威斯敏斯特仍属大温哥华区的一个卫星城市。②
1900年前后的维多利亚、温哥华及英属哥伦比亚省③ 维多利亚与温哥华是中国晚清时期海内外华人改良与革命运动之中极其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政治舞台,却长期未曾受到中外学者的特别注意。尤其重要的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之后首先寻求的是日本及英美政府的支持,但他在1899年途经加拿大西部时却意外得到当地华侨支持,得以在维多利亚唐人街创立保皇会,从而在全球华侨社会中重新掀起他所领导的政治改良运动。④孙中山的同盟会原以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美国甚至当时华侨稀少的欧洲为其活动舞台,迟至1910年夏向温哥华派出第一名领导人,次年5月才在该市建立起同盟会在加拿大的第一个分部。但是,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前夕为1911年4月广州起义进行的海外筹款活动,却在加拿大特别是保皇会发源地的维多利亚唐人街取得了最大成功。⑤ 在维多利亚和温哥华唐人街政治中出现的上述悖于常规、出人意料而又独具特色的历史现象需要深入研究与细致解释。但是,除了有关加拿大华侨史等方面的论著对于这两个城市改良与革命活动所做的一般简要和简短论述之外⑥,尚无专文或专著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本文的目的既在于填补这一华侨地方史的重要空白,也在于使用这一独特个案研究来对1899-1911年间海内外华人改良和革命运动从地方到全球的联系进行考察,并对这两种政治运动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索。 本文的考察和分析不仅试图突破传统史学中民族—国家的历史框架,改良—革命对立及后者注定成功的简单结论,用爱国、进步和革命的倾向来解释海外华人政治演变的笼统说法,并且希望改进目前方兴未艾但互相分离的地方史与全球史研究。 华侨社会与外来政治领袖的互动及其改良运动的跨太平洋扩张 在康有为推动光绪皇帝发起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氏曾于1899年流亡加拿大、创立保皇会的记载屡屡出现于相关学术论著和大众读物之中。但是,由于保皇会曾长期被误解为始终与孙中山反清革命为敌的保守、反动组织,康有为和加拿大华侨领袖所推行的改良活动及其全球性的历史影响长期未曾得到认真注意和系统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将保皇会作为爱国进步的团体进行正面评价,但有关研究主要依康有为等保皇会领袖人物所遗留的文献记载为据,并强调他们在改良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和思想影响。⑦这种以改良派精英领袖及其忠君、爱国思想为主而进行的研究,无法真正说明为何康氏领导的保皇会及其政治运动能够在加拿大唐人街首先得到支持,并迅速扩展和影响到全球华侨社会。直到最近,有关研究才开始使用中外档案等多种史料,从康有为等外来政治领袖与加拿大华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探讨改良运动和保皇会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其跨太平洋扩张。⑧本文将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进而就此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曾逃亡香港和日本,但他在清政府所派刺客和外交官员的直接威胁之下,未能立即在当地华人社区展开广泛政治活动,主要寄希望于外国政府来帮助恢复光绪皇帝实权及其变法运动。康氏的计划遭到日本政府的婉拒,只得在1899年初乘船横渡太平洋,到达其时加拿大西部主要港市维多利亚。但是,他的目的并非旅居加拿大,而是试图从维多利亚进入美国,然后前往华盛顿和伦敦,寻求美国和英国政府的政治和军事支持。⑨ 然而,从1882年起,美国政府就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排华法案,禁止中国劳工移民,仅仅允许持有清朝政府特别证明的学生、教师、商人和官员等类华人以免受禁制的旅客身份登岸。1885年,加拿大政府也开始对来自中国的移民征收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但上述免受美国海关禁制的华人旅客同样可以免除此税。康有为及其保镖李棠在1899年4月7日到达维多利亚港口后很快引起海关华人雇员的注意,受到华语译员李梦九等人的欢迎和帮助,以“外交使团”人员名义免除人头税,顺利登岸。但是,他在此后进入美国的努力遭遇失败。康氏首先接触到驻维多利亚的美国领事亚伯拉罕·史密斯,但他无法提供清朝政府发放的特别证明,不能以免受禁制的华人旅客身份取得进入美国的签证。史密斯领事特别与维多利亚仅隔一海峡相望的美国钵当臣(Port Townsend)海关联系,请求允许康有为在没有清政府的证明的情况下以免受禁制的华人旅客身份进入美国,但康氏在4月13日离开维多利亚前往温哥华时,都未收到回音。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