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实质、危害与抵制

作 者:
杨军 

作者简介:
杨军,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杨军(1967- ),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西式教条主义形成和错误理解学术创新的思想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对宣传鼓动效应的追求,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其危害在于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它通过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瓦解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通过重述历史,造成人们历史观和历史认知的混乱。当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重点是要学习、树立唯物史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保持理论上的清醒。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7)08-0005-06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思想领域出现的一种思潮。它在“发掘真相”、“回归历史真实”、“重构历史”的旗号下,全面解构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话语体系,并利用各种传媒和多种表现形式影响大众。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持续遭到理论界的批判,但当下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对它的批判仍存有多种不解。对此,本文拟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危害、实质及对它的抵制再作讨论。

       一、历史虚无主义何以成潮

       一般而言,社会思潮是指社会层面宏观的思想倾向、思想动态,“是指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的运动,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应。通常是从知识分子群体发端,推向或大或小的社会层面,进而影响生活世界和大众心理的思想运动。”[1](p12)在这一运动中,知识分子之“思”转变为社会之“思潮”,需要有媒体的传播,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氛围和社会心理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开始并未成“潮”,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的因反思“文革”错误而全盘否定新中国历史、否定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尽管中国共产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如何评价新中国历史、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但这一思想倾向并未消失。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走向多元化,由于西方加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我国社会的思想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转化为思潮提供了条件。具体为:

       一是“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20世纪50年代,作为冷战在观念上的直接反应,西方一些学者提出“意识形态终结”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美国的福山和亨廷顿为代表的学者推动“意识形态终结”思潮走向高峰。历经几十年,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意识形态终结”这一主题,形成了多种话语形式,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观、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却一脉相承。这一思潮声称要“终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实质是“终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普世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我国蔓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外开放上“不以意识形态画线”等主张,被歪曲为“解放思想就是要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禁锢”、“中国以后要告别意识形态”等论调。“淡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观念日益影响社会,造成人们对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问题的褊狭理解,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空洞的理论教条”,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在大量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西方文化娱乐产品时,人们普遍倾向于将它们视为“客观中立”、“价值无涉”,忽视了隐藏其中的西方价值观,对它们缺乏应有鉴别、剖析和批判。

       二是西式教条主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主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术界出现了西式教条主义倾向,一窝蜂地推崇、迷信西方发达国家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艺术成果,接受唯心史观和西方价值观,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研究、阐述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用西方学术话语衡量中国以往的学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而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中,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日益具有话语权。后现代主义史学秉持唯心史观,以解构主义为内核,否认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否定人类从野蛮、蒙昧不断走向进步的历史进程,否认客观存在的历史真理,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主张历史研究“去中心化”,反对“宏大叙事”,要突出偶然因素的作用,从人性本能的角度说明人与人的关系,主张“把历史化解为纯想象的文学”,“对于历史的研究,就应该是文学化的阐释性的研究”,等等。“如果按照后现代主义史学之‘个别代替一般“细节代替整体’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史学将不复存在。”[3](p154)

       三是错误理解学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支持、推动学术创新。但是一些历史研究者把学术创新视为“抛弃唯物史观”,要否定、颠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宣称“应放弃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宏大叙事”,“要用新视角、新方法改写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要从人性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中照搬西方的范式、方法、观点、话语,“在既成的西方理论框架中添加中国史料,形成所谓新的成果。”[4]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则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祛魅”,放弃“阶级”、“历史发展规律”等观念,着重在历史偶然性的发现、人性善恶复杂性的呈现上下功夫。

       这些思想领域的变化,给错误思潮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包容的舆论氛围和迎合、支持的社会心理。于是,在近现代历史研究领域出现了以碎片化研究取代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以标新立异的观点扰乱对历史事实的阐释、以满足特定政治需要背离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流风。一些历史研究者奉后现代主义史学为圭臬,在研究立意、史料选择、研究方法、叙事方式上对后现代主义史学亦步亦趋;在文学领域,具有随意解构、篡改历史倾向的新历史主义创作兴起,或以权力结构和利益制衡关系的变迁作为贯通人类社会历史的主线,或仅仅以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和历史过程,或用重复的故事情节设计显示历史的循环以消解历史的进步性,或脱离基本的历史事实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再造”历史过程和人物形象。一些媒体对这样的研究成果、文艺作品大力造势、宣传推广。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日益蔓延,并演化出多种表现形态。

相关文章: